1、地下交通設施
(1)軌道交通和換乘樞紐
上海軌道交通基本網絡約510公里,線路基本敷設在地下。規劃三線以上換乘樞紐16座,兩線換乘樞紐66座。
以地鐵車站為核心,以交通功能為主導,連通周邊相關設施,完善地下人行系統,形成與地上緊密協調的地下綜合公共活動空間,改善地面交通環境。
(2)地下立交和地下道路
在市中心重要道路交叉口、重要干路與鐵路交叉口,增設地下立交;在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和重要景觀區、未來的中心城南北向交通走廊和主要對外交通出入通道,規劃預留地下道路空間。
(3)地下停車場
按照規劃和規范建設地下停車場,在高層建筑密集區等特定的城市功能區,注重地下通道的系統整合與連通。
2、地下市政設施
在各類公共活動中心、黃浦江、蘇州河沿岸等重要景觀地區,結合綠地和高層建筑等,建設地下或半地下變電站、污水泵站、垃圾中轉站、水庫、防災救災設施等地下市政場站設施。市中心獨立建設的變電站原則上布置在地下。
(二)中、近期建設重點:
近期(2007年前),規劃重點建設“東南西北中”八大工程:東為世紀大道東方路交通樞紐;南為上海南站;西為靜安寺地區、中山公園交通樞紐、宜山路~凱旋路交通樞紐;北為虹口足球場交通樞紐、江灣五角場副中心;中為人民廣場綜合交通樞紐等。
中期(2010年前),規劃建成:世博會地區、徐家匯地區和龍陽路綜合換乘樞紐、中環線換乘樞紐17處、一批2線以上相交的軌道交通樞紐以及地下道路、地下變電站、越江隧道、地下立交、中心城地下停車場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