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本培訓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教育局關于加強校本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堅持“以人為本,著力素質,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突出雙語”的辦學理念,把校本培訓作為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的主陣地,面向全體教師,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目的,以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按需施教,學用結合,注重質量與實效,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善于從事素質教育的新型農村教師隊伍。通過提高教師的學習力來增強學校的競爭力,通過增強教師的創造力來提高學校的發展力,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訓目標 1、逐步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師崗位成長的“培養、培訓、管理”一體化的有效運行機制,構建學習化組織。 2、通過培訓,學校形成一支教科研骨干隊伍,50%以上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并使之成為促進教師發展的重要手段。 3、繼續進行“使用教材、實施課標”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全體教師具有現代理念,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專業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4、繼續實施我校的名師工程,進行骨干教師評比,使我校各級骨干教師逐步增加,做到學科、年齡、知識結構分布合理,使他們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科研教改的學科帶頭人。 5、繼續加強“與名師互動”工程,邀請市內外著名教學專家為我校特聘專家,定期前來講學 ,實現從“聆聽”到“對話”的轉變,促進教師對課堂問題的關注、提煉與思考,引導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向。 6、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使每位教師真正樹立課程開發意識,既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開發者。 7、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指導教師學會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教育創新能力,促進教師自主成長和提高。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實現學科教學創新、德育工作創新和管理工作創新,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訓的主要內容 1、結合學校實際,較系統地進行教育教學基本理論的培訓、與時俱進地進行新教材理念培訓。 2、及時進行教學實踐經驗和反思交流會,解決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3、課堂教學改革理論培訓和遠程教育技術培訓。 4、骨干教師培訓 。認真組織青年教師培訓。 5、辦學特色培訓(辦學理念、校訓的培訓 校本課程開發的培訓) 6、進行教科研基本知識、方法培訓。 7、進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訓。 8、師德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培養一支受學生喜歡、家長放心、品德高尚的師資隊伍。四、培訓原則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學習必須與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相結合,必須與學校發展、與教師的自身需要相結合,做到培訓教育教學化,培訓教研科研化;堅持理論學習與建立學習型組織相結合,真正把教育理論學習落到實處。 2、堅持針對性實效性原則 學習教育理論,目的就是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育教學行為,在實踐中不斷有所創造。通過學習,使教師真正轉變教學行為,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和觀點,提高自己的教育創新能力。 3、堅持教師主體性原則 在校本培訓中要發揮教師的主體性,讓教師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激發教師的主體意識,鼓勵主體性的成長,只有這樣才能使校本培訓演變為校本發展,才能使校本培訓變為教師主動學習、敢于創新的自覺行為。 4、堅持可持續發展性原則 校本培訓要根據時代發展、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法和手段。要不斷整合、挖掘學校內外資源,確保校本培訓內容的可持續發展。 五、工作要點
1、引導督促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內涵、領會精神實質。
2、加大課程標準下校本教研的研究與開發,追求學校教學個性化發展。
3、搞好課題研究工作,挖深校本教研層次,提升學校教研品位。
4、開發利用好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廣拓深挖,讓它在學校教研教改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5、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加強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究,讓老師在學中練、在練中學。
6、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老師對學生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抓好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落實。
7、堅決落實集體備課活動,突出學校教學特色,提高教學效率。
8、堅持“教學反思”制度,并積極開展教師間的反思交流,以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9、健全教研網絡、規范管理模式,使學習制度規范化、科學化、實效化。
六、工作舉措
1、建立科學管理模式,在科學管理中求發展,求特色。
2、建立健全教研網絡,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充分挖掘教師潛力,加強課題研究與專題研究活動,提高教研教學水平。
3、規范集體備課程序,科學實施集體備課舉措,建立集體備課組織。
4、成立校級“教師學習講師團”負責教師學習課題的論證提出、內容探究、學習講課等活動,以落實為目標,以效率為重點,以成果為難點進行多項組織活動。
5、制定科學的教師學習評價標準,以量化評分的要求考核教師學習效果。七、培訓方式 1、以學代培:大力倡導和鼓勵全校教師以自主學習為主,通過自學不斷更新觀念,強化內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自覺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校要廣泛地通過教師自學、學歷達標培訓學習以及其他有專業特長培訓學習等促進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 2.以講代培:學校定期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做專題講座,通過講座擴大視野,更新觀念,提升認識。 3、以課代培: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讓學校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鍛煉和提高自身素質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師的同上一節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專家學法指導研討課、課堂教學競賽等,促使教師快速成長。 4、以結對代培:充分發揮新老教師的特點,達到老帶新、新促老、互幫互學、各得其所的目的。積極推進學校“與專家互動活動”,通過專業引領,提升專業素質。 5、以研代培:認真組織校本教研活動,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教學研究活動。促使教師不斷提高反思、學習、研究的自覺性。要求教師自主自立積極參加課題研究,人人有奮斗的目標。 6、以會代培:要有計劃有層次地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各級各類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教學觀摩展示會等,促進教師繼續學習。在校內要組織教師教學經驗交流、課堂教育教學技術展示會等,讓教師在交流實踐經驗、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7、以考察代培:學校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考察,使教師們眼界開闊、思想解放、觀念轉變。通過學習、比較,在各個方面為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東西,激發教師自覺學習、研究及實踐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師結合本人的實際,提出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建議、思路和方法。
八、校本培訓管理辦法 1、為使校本培訓逐漸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規定每學年每位教師必須參加學校安排的校本培訓時間,并進行階段性培訓小結。學校根據出勤率、考核成績等實際情況進行評定,并將最終成績記入學校對教師的千分考核。 2、加強校本培訓的過程管理,有專人負責管理教師參訓的考勤、記錄、考核、總結等,促進學習和研究的良性互動。(由教務處負責) 3、建立校本培訓檔案。校本培訓檔案資料包括“各級領導職責、各項規章制度、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培訓教材(錄像、軟件等)、培訓記錄、考核成績、科研成果、培訓總結等有關材料。 4、建立健全校本培訓教師個人檔案,內容涵蓋學校集體培訓、學科培訓、情況記錄、個人反思、自學筆記、有關材料、聽課記錄、優秀教案、參與課題研究情況、論文獲獎證書復印件等。 5、建立健全校本培訓考核制度。學期末校本培訓考核小組對教師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