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號】(1997)朝刑初字第878號
【審判機構】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
【審 判 長】曹勇
【代理審判員】馬瑛、朱旭輝
首例意義
首例“激性犯罪”案件,其意義在于:在全國法院率先提出了“激情犯罪”的概念。 “激情犯罪”并非有預謀、有準備的犯罪,而是在日?,嵤乱l的爆發性沖突中,一時沖動,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力度和打擊部位而造成嚴重傷害后果,以致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本案明確了“激情犯罪”的量刑應從犯罪動機、犯罪手段、犯罪環境、犯罪對象、犯罪前的表現、犯罪后的態度等方面考慮。
案情簡介
被告人姚某某為北京電影制片廠的攝影師,于1996 年 12月29日18時許到朝陽區十里堡的魯迅文學院聯系工作,在經該院門衛同意后即騎自行車入院,騎至該院教學樓前時,適遇該院負責勤雜工作的臨時工王某酒后路經此處,王某將被告人姚某某攔住并質問姚為何在院內騎車,二人為此發生口角。王某揪住姚某某的衣領,首先打姚一耳光,引起雙方揪扯,被他人勸開后,王某再次上前揪扯姚,姚遂將王推倒在地,致王頭部撞擊路沿摔傷,造成王某急性閉合性顱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大量出血,并伴有神經系統陽性體征,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后不治身亡。被告人姚某某當場被抓獲歸案。
審理經過及裁判結果
朝陽法院在審理此案過程中,首先對本案被告單位進行了走訪調查,北京電影制片廠廠方以及職工均表示被告人平時表現良好,為人謙和,工作勤懇,希望法院能從寬處理,單位表示愿意接受并監督姚某某在工作單位進行服刑改造。其后,法院承辦法官在走訪被害人單位的過程中,得知被害人有酗酒的習慣,為此曾經住院治療過,事發當天也是因飲酒引發沖突。法官進一步前往醫院調取了被害人以往就診記錄,發現被害人事發前患有“腦血管左后交通動脈瘤”病癥,而本案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即姚某某推倒被害人,致頭部撞擊馬路沿造成急性閉合性顱腦損傷死亡,與該病可能有因果關系。在案件審理中,經法院調解,被告人家屬最終賠償了被害人王某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及親屬誤工費等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十八萬五千元。
朝陽區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姚某某法制觀念淡薄,遇事不能正確處理,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且造成死亡之嚴重后果,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予懲處。被告人姚某某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認罪態度好,被害人在此次事件起因中亦負有責任,故對姚某某減輕處罰判決如下:被告人姚某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一審宣判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訴,被害人親屬無異議,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不抗訴,被告人單位表示愿意接受姚某某在單位進行服刑改造,社會效果良好。
經典判詞
本院認為此案被告人姚某某雖構成故意傷害罪,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法定量刑幅度應在十年以上直至死刑,但被告人的犯罪系“激情犯罪”。法院在對此類案件進行定罪量刑時,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考量:
(1)犯罪的動機
(2)犯罪的手段
(3)犯罪的環境
(4)犯罪的對象
(5)犯罪前的表現
(6)犯罪后的態度
綜上,鑒于被告人無前科劣跡,以往的工作表現良好;犯罪手段非殘忍惡劣,只是采用推搡他人的手段致人傷害;雖系抓獲歸案,無自首投案情節,但其案發后立在現場,驚慌失措、無所適從,直至保衛科報案,派出所民警到現場將其帶走歸案;被告人案發后認罪悔罪且積極賠償等情節,以及在醫院病歷中發現被害人王某事發前患有“腦血管左后交通動脈瘤”等情節,認定此次犯罪行為雖然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但被害人在事件起因上負有責任,引發死亡的原因中有被害人事發前患病因素,被告人在當時經濟發展狀況下積極賠償達十八萬余元,認罪悔罪態度好,故此大幅度減輕處罰。
案件影響
本案將沖動型犯罪歸納為“激情犯罪”,在全國尚屬首例。《北京晚報》法制周刊整版刊登了《命案十三宗——警惕激情犯罪》的討論文章及《因一時沖動導致激情犯罪增多》等多篇報道,提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激情犯罪”。此后,相關學者、專家亦在各類媒體上發表有關論文、文章積極進行探討,“激情犯罪”理論得到學界認可。另外,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的一些故意殺人、傷害致死案件審理中,“激情犯罪”概念被多次引用。
首案法官談首案
激情犯罪的量刑應兼顧情理法
在該案審理中適用“激情犯罪”概念,對案件予以定罪量刑是情與法的一種有機融合,是體現司法公正的一種有效途徑,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一種有力措施,對目前社會上熱點爭議的一些故意傷害案件的審理,也具有借鑒與參考價值。
2010 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指出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黨中央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形勢下提出的一項重要政策,是我國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對于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第二十二條規定“對于因戀愛、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犯罪,因勞動糾紛、管理失當等原因引發、犯罪動機不屬惡劣的犯罪,因被害方過錯或者基于義憤引發的或者具有防衛因素的突發性犯罪,應酌情從寬處罰”;第二十三規定“被告人案發后對被害人積極進行賠償,并認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因婚姻家庭等民間糾紛激化引發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被告人表示諒解的,應當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犯罪情節輕微,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需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上述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出臺,為“激情犯罪”的適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首案法官
曹勇,1987 年進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工作,現任南磨房人民法庭審判員,中國法學會、北京市刑法學研究會會員。曾獲市高院法制宣傳工作三等獎,朝陽區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獲個人嘉獎四次。
曾在《法律適用》《北京審判》等期刊發表《擴大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范圍的探討》《警惕網絡犯罪新浪潮》等論文,曾獲朝陽法院第二屆學術研討會調研論文一等獎。應《北京晨報》《北京日報》等媒體特約,開辦“審判手記”專欄,發表法制宣傳教育文章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