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3歲時,父親另結新歡后與母親離婚,自己由母親辛辛苦苦拉扯大,父親則杳無音信,也沒給過一分撫養費。小明長大后,本以為可以和生父徹底斷了關系,直到某一天,卻被年老的父親找上門來,要求贍養。原來父親與“新歡”結婚后花天酒地,把所有的積蓄花光了,“新歡”也跑了。僅剩的房產也被迷上賭博的父親敗光了。父親將小明告上法庭要求贍養,法院判決小光每月支付給父親贍養費若干。
法院為什么會做出此判決呢?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痘橐龇ā返谌畻l又進一步規定,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因此,小明作為父親的子女,就對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親有贍養義務。
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九條也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所以小明的父親沒有盡到撫養義務雖然存在過錯,但是不能作為不贍養的理由。
很多人可能對此結果非常不滿,小明的父親可以說確實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這樣的結果豈不是有失法律的公正性?事實上,是否撫養與是否贍養,是要分開來看的兩件事,是相互獨立的。
小明與母親辛苦生活,父親從未支付過撫養費,《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由此,小明的母親在那時可以將小明的父親訴至法院,要求其按時或一次性支付撫養費用。
相同的,父親年老后要求小明贍養自己,在司法實踐中,子女本身無經濟收入,子女的配偶有經濟收入但難以維持家庭生活的,或者父母對子女有嚴重犯罪行為的,才可以免除子女的贍養義務。父親未盡撫養義務并不是對小明嚴重的犯罪行為,因此,父親仍可以要求小明贍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