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區,一直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其中,水仙是武夷巖茶重點品種之一,質美而味厚。
那么,巖茶水仙究竟有哪些特點呢?我們常常會看到“高叢水仙”“老叢水仙”這樣的詞。這些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們的滋味又是如何呢?
武夷巖茶——水仙
No.1
水仙茶樹最適合制作烏龍茶,因不同的產地其命名也各有不同。今天主要說的就是武夷水仙。
水仙茶樹為中國國家級茶樹良種,無性根,小喬木型,大葉類,晚生種。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張,主干顯,分支稀。
它的葉片呈水平狀,葉色深綠,富有光澤,葉面、葉緣、葉身均較平整,葉尖則稍微尖一些,葉齒較銳且密,葉質厚硬脆。芽葉淡綠色,茸毛多,較肥壯,節間長。
巖茶水仙的特質
No.2
關于水仙,有這樣的說法:
“水仙味醇而清爽,淡而悠長,細而持久。”
可見,水仙主要優點便是滋味醇厚,香氣持久,是一款回味無窮的茶。
它的干茶表現為,條索緊結卷曲。在沖泡之后,香氣清高細長。品飲時,會讓人感覺置身于蘭花叢中,香味明顯和悠長,滋味清醇爽口。葉底呈現出肥厚、軟亮的感覺。茶湯味濃醇厚,喉韻明顯,回甘清爽,湯色濃艷呈橙黃色,葉底軟亮,耐沖泡。
之所以水仙這么受歡迎,主要還是由于柔和的滋味,與舒適的香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多數剛開始接觸巖茶的茶友,都會覺得水仙在諸多巖茶中,是相對比較好接受的品種。
水仙的分類
No.3
當我們接觸水仙時,常常會看到“高叢水仙”“老叢水仙”。那么高叢、老叢是什么意思呢?
這是水仙根據茶樹的樹齡而劃分的。主要有四個分類:水仙、高叢水仙、老叢水仙、百年老叢水仙。
水仙:樹齡在20年以下
高叢水仙:樹齡在20~50年
老叢水仙:樹齡在50年以上
百年老叢水仙:樹齡在100年以上
因樹齡各個不同,工藝也有所區別,所以每一種水仙的滋味也有差別。
高叢水仙會帶有草本氣息、青苔味、蘭花香等,老叢水仙會帶有木質香、叢味、粽葉香、青苔味、蘭花香等結合。
是“叢”,還是“樅”
No.4
可能有些茶友會覺得奇怪,在市面上,有使用“叢”也有使用“樅”的。那么到底是哪個呢?其實不僅僅是消費者,許多茶人也分不清。
在《現代漢語規范詞典》中,“樅”(樅)對雙音字。一讀“cōng”,是古書上一種跟松、柏類似的樹,指意“冷杉”;二是讀“zōng”,原為安徽省一縣名“樅陽”。由此可見,“樅”并無茶樹之意。
而“叢”(叢)讀“cóng”,意指密集生長的草木,如草叢、灌木叢、茶叢。武夷巖茶茶類系屬灌木型、半喬木型(小喬木型),由此可見,無論是武夷四大名叢,新叢和老叢、叢味,還是單叢的“叢”,都只有“叢”之說。
還有有一種說法,“樅”有木字邊,茶樹本為木,故而被約定俗成。但從嚴謹規范的角度看,“叢”字才是正確用字,古書古文,古人用字,無不是用“叢”(叢)字,我們應該尊重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