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新課標卷考綱(語文)解讀與備考建議
原創(chuàng) 2016-01-19 謝明波 高考語文

本文作者:謝明波
2016年考綱已經(jīng)正式發(fā)布了,很多同學肯定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變了什么?答案是沒變。繼續(xù)保持了新課標卷歷年考綱和命題結構相對穩(wěn)定的傳統(tǒng)。2016考綱內(nèi)容表述跟2015年的考綱一致,這么說考綱的解讀似乎就必要性不大了。但是與之相關的命題結構,以及命題趨勢還是特別值得解讀的。且聽波波老師來為你一一解讀。
【解讀一】考綱未變,未必命題形式就一定不變
【對策一】細讀考綱,全考點全題型全面總復習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認識誤區(qū)是,考綱未變,未必考題形式就一定不變,命題只要在考綱范圍內(nèi),怎么變化,都是合理合規(guī)的。舉例詳解如下:(注:新課標卷包含新課標I卷和II卷,以下統(tǒng)稱新課標卷。)
2014年之前我們新課標卷的文言文閱讀題題型結構:
實詞(3分)+信息文本篩選(3分)+文章大意(3分)+翻譯(10分)
2014新課標卷的文言文閱讀題題型結構:
實詞(3分)+斷句(3分)+文章大意(3分)+翻譯(10分)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標卷在堅持多年的固定題型組合上,將文言文第二題改為一道3分的“斷句”選擇題。考前并未有任何信息提示將考查斷句這一題型,因此當年考完不少老師都表示出題超綱了,新課標歷年從來涉及的斷句題卻出現(xiàn)在了試卷上,著實讓考生措手不及。但實際仔細閱讀考綱不難發(fā)現(xiàn),考綱其實并未超出命題范圍,而且斷句這一考點包含在在歷年新課標卷的考綱之中,且看考綱相關表述:“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由此可見,一輪復習我們應該走“全考點全題型全面總復習”路線,以考綱為中心,綜合全國各地各類試題命題題型,加以綜合訓練,必定有備無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在一輪復習時切莫只盯著本省考卷題型,至少應該做到近三年各地真題都要練到,做到各類題型都有接觸,即使臨考變化,也至少能混個臉熟,從容應對。波波老師在2014年的一輪復習中印象最深刻的莫于斷句的復習了,當時帶了四個全國新課標卷班,秋季一輪復習,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時間,綜合精練精講了近三年各地真題,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以專題形式在新課標卷班講解北京卷和廣東卷的歷年斷句真題時,很多同學表示歷年不考,直接忽略了這一題型。2014年6月7號那天上午的考試證實了當時講解的必要性。客觀講,當年沒人知曉題型會有如此變化,只是我們復習的全面一點而已,僅此而已!因此,溫馨提示,近三年各地真題至少練到,一輪總復習切莫只顧本省題型。斷句復習,以北京卷和廣東卷真題最有借鑒意義,因此,我在編寫新課標卷專用備考圖書《高考語文高分學案》時,也特別引用講解了北京卷的真題。
【解讀二】命題空窗,要做到不離不棄適當訓練
【對策二】選考全練,散文新聞九年未考也要練
追溯到最早新課標卷命題模式的開創(chuàng)卷——海南寧夏卷,從07年到2015年,一共考了9年高考12套新課標試卷,但所有選考題型組全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一直如此呢?未必!去年就炒得很火熱的新聞,2015未考,并不代表2016或者之后也不涉考。參閱考綱就不難知了,文學類文本閱讀主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實用類文本閱讀主要包括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其實這幾類文本,在人教版教材中都有,是否也該讓我們高一高二同學明白一個道理,語文并非“學的不考,考的不學”。教材每類文本在考綱中均有體現(xiàn),命題人怎么命題都是合理合規(guī)的。那么,一輪總復習就不要忽視了小說、傳記以外的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訓練。當然,也不用太過,適當講練即可,過則不當。建議以其它涉考省份真題為主。比如,新聞訓練,我們可以采用之前的福建卷(2016已加入新課標全國卷)、廣東卷(2016已加入新課標全國卷)新聞閱讀真題。
【解讀三】傳統(tǒng)文化,是重點更是難點切莫忽視
【對策三】文化常識,費時費事是新題更是素材
2014新課標卷的文言文閱讀題題型結構:
實詞(3分)+斷句(3分)+文章大意(3分)+翻譯(10分)
2015新課標卷的文言文閱讀題題型結構:
斷句(3分)+文化常識(3分)+文章大意(3分)+翻譯(10分)
這是2015年出現(xiàn)的新題型,是重點也是難點,重點就在于重傳統(tǒng)文化考查是大趨勢,難點就于復習面太廣,無法面面俱到,而且可供研究分析的真題亦有限。雖考查我們的古代文化積累,但也并非只能碰運氣。我們可以通過對文言傳記相關的常識進行分類整合歸納和熟悉命題思路著手備考。想過沒有,倘若你能將相關文化常識合理運用于作文中,對于閱卷老師而言,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閱卷體驗呢?
【解讀四】課內(nèi)課外,一舉幾得備考必背古詩文
【對策四】分析趨勢,重視必背古詩文跟對潮流
情景式默寫一定程度上的確加大了考查難度,不像以前,提示上句,自然從筆尖流出下句。正是這種可惡的死板的考查形式,讓我們不求甚解,背誦流于形式,把我們訓練得像一個機器人一樣,看到上句,下句就有了。不想,這種模下也是有特別致命的BUG的,那就是,只需要將前半句留空,給出后半句。大部分機器式背誦的同學們就只能干瞪眼了。我們不得不說現(xiàn)在的題型改革是向著素質(zhì)教育的方向進發(fā)的。只有透徹理解文章,才能去從容地應對情景式默寫。
當然了,也不必擔心,6分的題浪費太多的時間不值得,其實,若能在復習中逐篇過關64篇古詩文,你收獲的遠遠不至于這6分默寫,而是更多無形的古詩文閱讀鑒賞能力,也可以適時地運用到作文中去。如此,既有素養(yǎng)也能應試,何樂而不為呢?
【解讀五】關注現(xiàn)實,命題靈活多變重多元思維
【對策五】尊重個性,自由表達真實感悟棄宿構
作文方面,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永遠是剝離不了的一組話題,從近幾年的命題來看,更多的貼近現(xiàn)實,更多的回歸傳統(tǒng),2015新課標I卷作文“女兒微博舉報父親”,2015新課標II卷作文“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是現(xiàn)實熱點的關注,更是傳統(tǒng)文化與道理的回歸。這兩點應當引起大家的重視。
當然,開放性始終是高考作文題的一大特點。反對宿構,避免千篇一律;尊重個性,鼓勵個性表達,強調(diào)多元思維,這也許才是我們寫作應有的態(tài)度。《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對于寫作訓練的明確要求,要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在這一點上,現(xiàn)代文閱讀題型中的探究題就是很好的例子,不既定標準答案,題干要求之下,言之成理即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