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之后,身體機能、免疫系統都開始逐漸下降,隨之而來的疾病也開始越增越多。中老年人常見疾病較多,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支氣管哮喘等等。中老年疾病如何預防與治療?中老年養生保健有什么攻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老年疾病保健知識。
原因:由于感冒、吸煙、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污染,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反復受到感染和刺激所致
癥狀:發熱、畏寒、身痛、咳嗽、咯痰、喘息,嚴重者咳嗽、喘鳴幾乎終年不停,并呼吸困難
預防:預防感冒,忌食生冷、過咸、辛辣、油膩及煙、酒
原因:多種環境因素參與使正常血壓調節機制失常所致
癥狀: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也會導致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病變
預防:注意合理膳食,控制熱能體重,減少脂肪攝入,多吃蔬菜水果
原因:患者平常飲食不合理,體內脂質代謝紊亂
癥狀:心肌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絞痛、心律失常
預防:慎食或節食油膩、炙燥、辛辣、生冷食物,控制膽固醇
原因:感染、肥胖、體力活動少、妊娠和環境因素等
癥狀:煩渴、多尿、多飲、多食、疲乏、消瘦、尿糖
預防:合理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的量,多吃蔬菜、麥麩
原因:由于大腦器質性損害而引起的腦功能障礙
癥狀:記憶力減退、健忘等癥狀
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多吃魚類、蛋類、瘦肉食品及水果
原因:中老年人活動量小,中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漸減退
癥狀:便意少,便次少,排便艱難,費力,排便不暢
預防: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于精細,避免濫用瀉藥,多喝水
原因:生理功能變化而出現一系列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內分泌功能減退
癥狀:頭面部潮紅、頭暈、心悸、血壓升高,伴有眩暈、耳鳴、眼花
預防: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心情愉快,激素治療
原因:男性長期缺乏體育鍛煉、久坐不動,前列腺以及其周邊器官的慢性炎癥
癥狀:夜尿增多、排尿費力、排尿時間延長
預防:及時普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多運動鍛煉
原因:錯誤的站、坐姿讓脊柱不正常彎曲,造成腰椎間盤受力不均勻,腰肌勞損
癥狀: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癥狀
預防:可佩戴腰圍,睡姿很重要,避免劇烈運動,坐著的時候可經常練習提肛
原因:老年代謝功能降低、營養供應不足,老年病造成晶狀體代謝紊亂或營養障礙
癥狀:早期有"飛蚊感",進而視力有進行性不同程度的下降
預防:預防高溫脫水,外出戴深色眼鏡,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
原因:遺傳因素或眼部疾患,使眼壓升高而造成
癥狀:視力疲勞、頭痛、急性發作時,會出現惡心嘔吐、劇烈頭痛、眼睛充血、視物模糊
預防: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勞,保持良好的睡眠
原因:急性胃炎治療不當,過度吸煙和飲食不規律或過食生冷、過酸、過辣
癥狀:胃部不適,常有隱痛、反酸、噯氣等癥狀
預防: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保持口腔清潔
春季
忌吃生冷食品:宜多吃富有營養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忌四處串門:在疾病流行期間,不要頻繁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
忌睡眠過多: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八小時即可
忌懶于活動:常到戶外活動,能增強心肺功能,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忌衣著不當:不要過早脫掉棉衣,防治受涼、感冒
一月護眼,預防陽光損害,多吃天然紅色食物,多吃新鮮綠色蔬菜
二月護齒,搞好口腔衛生,堅持鍛煉牙齒,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月預防腎病,少吃鹽、多喝水、多運動,避免感染,避免濫用藥物
小編點評:春季人的肝氣很容易過旺,這樣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春季又是陽氣生發的季節,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所以老年人外出活動需要多注意。
夏季
補充體液:莫等口渴才飲水,要適時補充體內水分
保持鍛煉:活動身子骨為主,舒經活血,保持身體肌肉的運動量
防暑降溫:開門窗通風,少外出活動,多飲些清淡飲料
注意休息: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夜間睡眠和午休
防止意外:常備風油精、清涼油、人丹、藿香正氣水等以備不時之需
四月護消化道,飯后最好休息一下,靜坐30分鐘再散步,以速度適中
五月防腸道疾病,情緒樂觀、性格開朗,少食多餐,多食營養豐富食物
六月防蚊蟲叮咬,成好習慣,躲避蚊騷擾;愛清潔,會乘涼;早準備,早預防
小編點評:隨著夏天的到來,氣溫也在逐漸的上升,這個時候人體的腸胃以及身體功能都在不斷的接受高溫的刺激,很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況。所以夏季養生主要在生活以及飲食方面,安全度過高溫夏季。
秋季
少喝雞湯:高膽固醇、高血壓、腎臟功能較差者、胃酸過多者不宜多喝雞湯
飲食滋陰潤燥:芝麻、雪梨、荸薺、蜂蜜、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
防腦血栓:多食水果、蔬菜,晚飯前用蜂蜜15克對水50毫升飲用
少吃水果:水果要“少食多餐”,胃酸不吃李子、心臟病不宜吃西瓜、肝炎多吃桔子、腎炎不吃香蕉
七月食品安全,路邊攤健康隱患多,吃壞肚子,多喝水,去大排檔,先查衛生
八月規律運動,老年人從事跑步等有氧運動時,使關節與肌肉的疼痛減少了25%
九月防跌倒,長期規律運動,選擇合適舒適的鞋子,改建居室格局
小編點評:秋天是人們感覺最舒適的季節,但秋季天氣逐漸轉涼,是老年人易發病的季節。因此,為了適應秋季氣候變化,防治疾病傷身,老年人應注意秋季滋陰潤燥,避免干燥多喝水。
冬季
作息講究:早臥晚起,避寒就溫,調神應思慮深藏,安靜自如
睡眠勿蒙頭:蒙頭而臥會使人神懵不清,衣著勿驟寒驟熱,下肢更要保暖
洗澡不宜多:浴中不可大汗出;睡前應洗足,手足不宜火上烤,以免皮膚皸裂
飲食講究:飲食宜溫熱勿燥,咸味適度;鍛煉宜動靜結合,不妄作勞
藥食保健: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食補因人而異
十月防抑郁,要加強社會聯系,切忌終日消沉,堅持鍛煉身體,保持生活規律
十一月防肺癌,戒煙、戒酒、調整情緒,少吃甜辣油膩,多吃蔬菜
十二月防流感,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加強耐寒鍛煉,防止感染,盡早接種疫苗
小編點評:冬天也是各種疾病多發的季節,尤其是對于老年人,這個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間段,冬季是自然界萬物收藏的季節,中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斂陰護陽,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
A:最好堅持適度鍛煉。經常活動四肢,不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和運動失調,同時對記憶也有明顯的幫助,推遲大腦的老化。
A:中年以后,人的神經反應逐漸遲鈍,患病后常常沒有典型的癥狀和體征,即使病情加重,表現也不明顯,任何中老年人出現一般的不適,都需要予以重視,對一些輕微的不適,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就會失去早期發現疾病的機會,錯過治療的最好時機。
A: 男女都有更年期綜合癥,女性45-55歲,男性55-65歲為更年期。主要表現有:頭面部潮紅、頭暈、心悸、血壓升高,伴有眩暈、耳鳴、眼花、記憶力減退、失眠、焦慮、抑郁、容易激動等癥狀。
A:成年以后,人體就慢慢進入了負鈣平衡期,即鈣質的吸收減少、排泄加大。他們自我診斷的癥狀有老年性皮膚病癢;腳后跟疼,腰椎、頸椎疼痛;牙齒松動、脫落;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食欲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A:大多數重大疾病險產品首先包含6種必保重疾,其余則是保險公司依據保監會的重疾定義規范自由配置,選擇時應注意依據個人需求比照疾病保障責任,合理配置適合自己的保障項目。其次,決定投保后,需仔細閱讀并如實填寫,如實告知個人的相關情況。
1、仔細查看產品包裝上的標注所有信息是否齊全,詳細閱讀說明書,確定產品的保健功能。
2、不可輕信街頭巷尾身穿白大褂的“游擊醫生”、所謂“專家”的“權威結論”。
3、購買保健品最好到正規商店購買,不要輕易購買上門推銷或無固定場所推銷商的產品。
4、索要購物憑證。購買保健品一定注意索要發票和購物憑證,并妥善保存,以便事后維權。
5、核對憑證內容。仔細檢查發票上的商品名稱、數量、單價、總價與實際是否相符。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加,,人們生活節奏、壓力的加快,中老人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各類疾病。本專題主要是針對中老年人易發疾病的原因和癥狀進行了介紹,還有預防和養生保健知識。我們要時刻提醒注意老人的身體情況,盡早發現問題,積極治療,給老人一個健康的身心環境。
策劃:吳丹
編輯: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