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塵封的記憶,回味自己孩時得到壓歲錢的那份喜悅,也許你會突然覺得,壓歲錢——這一中國人過年時很平常的事物,卻有著那么厚重的一種感情。 |
20世紀50年代的壓歲錢 | ||
![]() | 那時候一年到頭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我們做小孩的才會有屬于自己的零用錢,也就是壓歲錢。 記得小時侯我只有一毛錢的壓歲錢,而我兩個弟弟分別只有六分錢和四分錢。在我們家附近住有一對夫妻,都是縣里的領導,他們的小孩也只有五毛錢的壓歲錢,不過在我們眼里那已經是很了不起的財富了。 |
20世紀60年代的壓歲錢 | ||
![]() | 記得那時大年初一一大早起來,就是到枕頭底下摸索紅紙包。初二穿了新衣服給親戚拜年,姥姥舅爺叔伯大嬸姑姑姨姨,一個個頭磕下去,換回相當可觀的收獲。粗糙的紅紙里包著兩塊錢,能買很多東西:幾分錢的水果糖、米花糖,一角錢可以買回一把五顏六色的糖豆。 小朋友們大多會有一個存錢罐,那叮當作響的硬幣聲承載著許許多多的愿望與孩童時代的夢想。 |
20世紀80年代的壓歲錢 | ||
![]() | 1983年,我剛滿8歲,那一年是我們村實行聯產承包的第一年,家里平時也可以經常吃上白面了。年貨也比往年置得多。大年三十晚上,吃了餃子,在祖宗牌位前磕了頭,娘笑呵呵地遞過來一張嶄新的2角票子。 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過零花錢。壓歲錢都是在手里停上一夜,第二天就乖乖上交的。拿著2角錢,感覺自己像個富翁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