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他做家,先教他做人;要教他做人,先教他存好心。心是根本,心好方得人好。心好人好,自然福壽增延,興家立業。我從未見沒良心的人有個好結果。
仕宦人家子孫,驕奢淫暴的多,謙卑遜順的少。須教他讀書明理,是第一要緊的事,切不可任他違悖了。大約子孫的規矩,是父祖造下來的;子孫的習氣,是父祖開下來的;子孫的好尚,是父祖引下來的,所以教子孫的,不止以口教他,須當以身教他。人家父母祖宗就是個師傳,平日家庭間子孫在眼前,父祖說一句話,行一件事,早早晚晚,子孫聽著,看著,件件都照個影子存在心里。不記自記,不會自會,就如嫖賭淫酗下流不肖等事,為父祖者何嘗以此教導子孫?但恐自家游戲,稍開其端,子孫便自不知不覺盡情摹仿。所以身教最為緊要,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為父祖者先要做個好式樣,與子孫仿摹。古人云:“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可見父祖若原是歪邪的人,就把圣賢的道理時刻與子孫講說,子孫誰肯信服?這叫做自己不正,焉能正人?母與女,師與徒也是如此。
天下做一樣人就有一樣當盡的事件,貴賤大小,成就一般,在家中為肖子,在世上即為良民。究竟祖孫父子安居樂業,教訓處原是父祖的受用。只看律條上,有卑幼犯法,罪坐家長;婦女犯法,罪坐夫男。我往往見子孫犯罪連累父祖,以致敗壞家業,玷辱門風。總因平時不曾教得,及到了犯法,無論姑息無所施,即懊恨亦無所用。指望子孫防身靠老,繼業成家,誰料有子孫反不如無子孫,這就是養子不教的結局,可不傷殘?
人家生個女兒,自幼全要教訓,若不教他,及至嫁到人家,忤逆公婆者有之,欺凌丈夫者有之,姆嬸不和、姑嫂乖戾者有之,甚至任性使氣、好吃懶做、終朝吵鬧、懸梁投井者亦有之。世有一等歪性,父母不知責成自己女兒不是,不知自反當初失教之過,一味偏怪公婆、打罵女婿,甚至視人命為奇貨,無所不至,釀成大害,極為可嘆!
教女兒照倚教子一樣,不可姑息他。從小教他性氣和平,言語柔順,一切紡織廚灶、針線衣服的事,俱要他親做,切不可令他安閑受用慣了,打罵奴婢熟了,多言亂語,性情輕佻了,以致后來嬌狠毒惡,搬弄唇舌,貽累丈夫,辱及父母。連他自己毫無好局,豈不害了他一世?若教得女兒嫁到人家,件件不失做媳婦的正經,方才顯出父母的家教。就是他家有些紛爭吵鬧,也只責備自己女兒的不是,才是好父母。
我上邊這些教子的的說話,雖然愚俗,為人父母的,若能依著教子,自然教出好兒子來,方才成得個好父母,方才不愧為人的父母。為人子的,聽了父母的教令,務要件件順從,方才成得好人。就是父母失于教誨,今日聽見這些話,也須自己急急改悔,務要學好,方才成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