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文化散說241
公冶長
公冶長,春秋時期齊國人。孔子的女婿,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公冶長,復姓公冶,名長,字子長,一字子芝。公冶長家貧,一度被關進監獄。孔子說公冶長被關進監獄并非是自己真的有罪,所以就把女兒嫁給公冶長。《論語》中有《公冶長》篇。公冶長博學而不仕,繼承孔子遺志,教書育人終生。
傳說公冶長懂鳥語,并因之而獲罪。公冶復姓出自姬姓,是魯國季孫氏族子季冶的后人,用公冶為姓。始祖為季冶。公冶姓的名人即公冶長。其宗祠對聯有曰:言能通鳥,子曰可妻。惹禍是專詠公冶長的。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有人物公冶乾,虎口是判官雙筆,赤霞莊莊主,是慕容復四大家將之一,后與慕容復決裂。掌法號稱江南第二,人稱公冶老二或公冶二哥。
公冶長字子長,名與字相同,這樣的命名方式后世也多沿用。子長,長音章,從音韻學史上講,在春秋時期長(常)與長(章)實應為同一個音,往往用于長子。后世以子長為字不少,一般都是長子。如司馬遷,字子長。今陜西省的子長縣,就是為紀念陜北紅軍領袖謝子長,謝子長(1897-1935),名世元,字子長,陜西安定縣人。后以字行。曾任陜北紅軍總指揮,中共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書記。1942年,陜甘寧邊區政府改安定縣為子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