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年間,河東潞村(運城)最繁華的北大街,有一家酒店,叫“半聯酒店”。店老板是南方一位落第秀才,開業那天,酒店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店老板高興地對前來祝賀的人拱手道:“各位父老鄉親,在下久聞貴地是名城,高人如云,特來此謀生,今后各位多多關照。在下開的酒店,店內有對聯半副,能對上下聯者,情愿供奉一個月的酒飯,分文不收。”人們隨著掌柜進到店內,只見對面墻上掛著半副對聯:
一串無鱗,鰍短、鱔長、鯰大嘴;
掌柜的指著這半副對聯說:“我在江南十幾年,無人能對下聯,今日到貴地,希望能幸會才子。”消息一傳開,“半聯酒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那些耀武揚威的達官顯貴,賣弄文采的騷人墨客,附庸風雅的豪富紳士,甚至有些貪圖小便宜的市井無賴,都前來湊熱鬧。整天泡在酒店里,對著半副聯苦思冥想。一晃一個多月過去了,半副對聯仍沒人能對上,酒店生意異常興隆,每天結賬時,老板總會望著白花花的銀子對伙計說:“看來,咱這酒樓要在這吃一輩子了。”
話音剛落,從外面走進一位年輕的書生,穿得破破爛爛,臉帶愁容,老板一問,方知是應試不中的讀書學生。只見他狼吞虎咽地吃過飯,一抬頭,看見那半副對聯,心中不解,問道:“為何只有半副對聯?”
掌柜的拉長聲調說:“當然只寫半副,君不見我店前招牌是‘半聯酒店’嗎?小伙子,你要是對上下聯,不但你剛才這頓飯我不要錢了,我還要賞你一個月的酒飯呢!”
窮書生不由慍怒而問:“此話當真?”老板說:“那還有假?這是本店的規矩!”
窮書生卻說:“何必一月,賞一頓飯足矣。”老板一聽,眉毛一揚說:“那好啊,伙計們,筆墨伺候。”紙張筆墨很快拿上來,書生拱手施過禮,挽袖揮筆,一揮而就,只見下聯是:
三元有甲,龜圓、鱉癟、蟹缺頭。
不但字句工整,而且字體也與上聯相似。頓時,酒店里一片掌聲,酒店老板看得目瞪口呆。
第二天,半聯酒店關門了,老板打點行裝,準備上路。臨走時,他感慨地說:“沒想河東運城,卻是人杰地靈,藏龍臥虎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