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玩夫子廟歸來,不禁想到朱自清和俞平伯先生的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文中描述泛舟秦淮的景狀,令人印象深刻。他倆身為布衣,銅鈿不豐,只雇乘放兩張躺椅喝茶的“七板子”小船。按南京話說,這是條“小邊桿兒”扁舟;而相對于口袋豐潤的主顧們,則會雇條放八仙桌的“中邊桿兒”游船;若游者是更有錢的闊佬,當會雇上放兩張大方桌的豪華“樓船”,俗名“大邊桿兒”。“中邊桿兒”以上游船的雅名稱“畫舫”,設有船宴。其實,舊時每到陰歷四五月,尤其賽過“秦淮龍舟”后,河上燈船船宴就會忙活起來。
秦淮畫舫起始于唐而興盛于明 秦淮畫舫起始于唐而興盛于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以“召見”為名,將
南方九省及南京地區的地主豪紳約兩萬戶強遷匯居到內秦淮河一帶,沿岸構筑了大量別墅和河房。為彰現太平盛世,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于
元宵節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親賜
對聯鼓吹繁榮,發動貴戚功臣、官紳商民乘坐燈彩船舟在河面觀賞,盛況空前。自此伊始,秦淮燈船迅猛發展,兩岸燈火燦若繁花,笙簫歌唱日日不斷,文人墨客紛至吟詩作畫,留下了諸多金陵名篇佳作。
據考,鼎盛之年,停泊穿梭在大中橋畔一帶的畫舫游船,林林總總不下二三百條,時有“秦淮燈船甲天下”之譽稱。昔年,南京偏遠處尚屬農耕地帶,東水關以遠地區還頗空曠荒涼,是一片天水相連景象。平日里,船兒要搖到夫子廟一帶地段方能顯現出市井繁華:河廳、酒樓、舞榭、燈紅酒綠、樹影婆娑以及彌散出的歌女汗香……十里秦淮從東水關入城,流經鎮淮橋、夫子廟直至出西水關,漫長的河道猶似一條銀絲帶穿城而過,把城內諸多繁華麗景有機地串連起來,點綴得勃勃生機。這種帶有脂粉香膩的熱鬧景象從
端午節前開始要延續到
中秋節,這三四個夏季月份的燈船生意極為興旺,甚至在正月
元宵節也有游者要租船賞雪景的。這種盛況直到清末民國初時仍未衰減。在吳敬梓名著《儒林外史》、《秦淮畫舫錄》等書內皆對秦淮畫舫盛事多有刻畫和描述。“桂花干貝”等名菜都是流傳下的船菜
往昔陰歷四五月是漫游秦淮河的大好季節。每屆此時,船家們便紛紛將游船涂上漆、掛上燈彩,大小畫舫輕舟都泊靠到碼頭岸邊,吆喝迎接游客的到來。城內游客便紛至沓來,登船的登船、設宴的設宴,人群絡繹不絕、熙熙攘攘,呈現一番熱鬧景象。一入夜晚,畫舫上燈火閃爍,猶同白晝;吹簫彈唱,響徹云霄。沿河的船舫上或由船夫撐篙或由河娘劃槳,從復成橋直通達聚寶門,漫長的河面無處不有燈船在!這之中,以復成橋堍、桃葉渡口及夫子廟月牙池等地景況最盛,最為熱烈;沿河碼頭河廳,則數桃葉渡玉壺坊、東(西)釣魚巷、大中橋、復成橋等處最集中;從大石壩街直延至東關頭閘,私宅河廳一座連著一座,像清代退休巡撫劉銘傳的劉河廳、劉的同鄉周盛波的周河廳,淮軍首領郭月樓的郭河廳、楊總戎的楊河廳以及人稱“郭五呆子”的郭河廳……造型皆相當別致,典雅壯觀,歷來一直傳為佳話。
秦淮畫舫業的興盛,牽連帶動了夫子廟和秦淮河畔餐飲業的應運而生。餐飲業的發展,反過來又刺激了燈船業的興盛、促進了秦淮船宴的昌隆。極具特色的金陵畫舫和秦淮船宴聞名于世,尤其拖帶的火艙船“麻雀雖小,五臟齊全”,能于游客不知不覺之中將燉、燜、蒸煮、燒炒出的一道道美味佳肴次第奉上,讓食客盡享美味可口,享譽大江南北。畫舫上涌現出的一批船菜至今仍負盛名,今日餐館中的“彩色魚夾“、”桂花干貝”、“芙蓉雞排”莫不都是昔日創制流傳下來的船菜;譽滿全國的“金陵廚王”胡長齡先生就是民國時期曾為“大邊桿兒”烹制船宴的烹壇名廚之一。
秦淮船菜皆佳饌烹煎炸熘獻絕技 如前所敘,秦淮船舫大者供擺兩桌酒宴,船尾上掛有烹飪酒菜小伙食船;中者可供擺一桌酒席;小者僅供游人劃船游覽。筆者上世紀40年代時年約十來歲,經常到夫子廟“小公園”玩耍,每站在黃公橋頂皆能親睹泊靠岸邊的大小“邊桿兒”,伏在永安商場二樓窗口、或通過木橋面板縫隙張望,船艙里的笙簫彈唱,劃拳猜令皆一目了然。每當夜幕降臨,便有一種稱作“小局班船”的“小劃子”穿梭在各大船之間,或接送歌女、琴師,或供游客往返。賣唱的歌女很辛苦,聽說為能“趕場子”,一個晚上要唱三四條船!在文德橋、月牙池一帶,筆者曾目睹下雪天仍有游人在燈船上掛著簾子、烤著炭火、喝酒打牌!
游客們在畫舫上大多輪流做東,十多人包一條船、連續包上十余天,故供食的廚師也往往由同一飯館派來:烹飪廚技必須高超,做出的菜肴不可雷同,還要取個高雅別致的菜名,以讓客人一見傾心。為此廚師得大動腦筋、不斷創新花樣,以博取游客歡心。
游客一般是晚飯后登船,到夜宵用餐時已是深夜時分。這些人平日肚滿腸肥,油水十足,加之天氣炎熱,又沒有電扇空調,食欲多不旺盛,對菜肴求精不求多,每人有一湯匙已足,故船菜皆符合“精美”二字:造型美觀,色澤調和、口味清淡、風味獨具。
船宴就餐方式也非比尋常、不拘一格。剛上船送上“進門點”的點心;打牌時遞上甜湯,以助興致。大菜往往分成小碟,還制成“個頭菜”(如,水晶蝦仁),與當今分食制無異。燈船上還辦中式冷餐:一桌上8~10個菜,皆為冷食或甜品。若游客興致所至,甚至可從河里撈上魚蝦,親自掌勺來一套烹、煎、熘、炸絕技表演;講排場者還有讓家廚做幾道美味讓同船人品嘗。船宴飯食也別具一格,“什錦荷葉包飯”就是以米飯與蝦仁、海參、干貝等炒好后再用鮮荷葉包成小包,上蒸籠蒸煮而成,游船蕩漾在波光粼粼秦淮河上,邊吃邊品味,這怎能不悠哉游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