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有很多的傳奇故事,也有不少傳奇人物,在這部跨度很大的經典著作里,有不少傳奇父子,都能成為我們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對:劉備與劉禪。
這一對堪稱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虎父犬子的典范。劉備劉皇叔,戎馬一生,雖然人生既為坎坷,但是一生戎馬憑借弘毅寬厚,知人待士,以及百折不撓精神終成帝業。他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于是劉備順利與魏,吳分庭抗禮,硬生生使得呈現出三分的局勢。
其子劉禪也一樣非常出名。昏聵昏庸無比,一句“此間樂,何思蜀”寫盡國土淪喪寄人籬下亡國之君的所有丑態。就是這個家伙,在諸葛亮六出祁山北進中原屢屢幾近獲勝的情況下,后院起火,以致功敗垂成。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后,劉禪無力把持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蜀國逐漸衰敗。后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舉家遷往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
第二對:諸葛亮與諸葛瞻。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國丞相,是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在蜀漢政權當政時完全體現了他的政治才能,在六出祁山時又展現了他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生命的最后階段,至死都體現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獨子諸葛瞻完全沒有繼承到他的才能,特別體現在軍事上,蜀漢后期鄧艾走陰平小道偷襲蜀國本土,直指綿陽,諸葛瞻當時就是綿陽的最高指揮官,在蜀漢最后生死存亡之戰中表現出了極度高尚的品質,嚴詞拒絕了鄧艾的招降,斬了鄧艾的招降使者,和兒子諸葛尚在綿竹之戰中雙雙陣亡。可是他在綿陽之戰中的指揮讓人目瞪口呆,在后方養精蓄銳多年的綿陽守軍竟然敵不過鄧艾率領的疲憊之師,令人驚奇,還有軍事上的猶豫不決讓他喪失了最好的戰機,也讓他喪失了自己的生命,也毀掉了蜀漢政權。
第三對:曹真與曹爽。
曹真是被三國演義黑得很嚴重的一個人物,可在三國志里他是一個能征善戰的猛將,也是一個統領三軍打退了諸葛亮幾次大規模進攻的統帥,在軍事上的實力可見一斑。可他的兒子就真能用廢物兩個字來形容了,軍事上蠢得像豬一樣,小編可不是胡說,在魏國正始五年,曹爽率軍十萬進攻蜀國,直指漢川,在王平僅兩萬多兵力阻擋兩三月有余,最后在興勢之戰中大敗,被打得丟盔卸甲,逃回北方。后來,曹爽在與司馬懿爭權斗爭因過度的自信乃至自負,也因自身的資質(畢竟是頭豬嘛)輸給了司馬懿,被屠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