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御用酒杯,深受各代帝王、士人的喜愛。
明代萬歷《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明代萬歷沈德符《野獲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于當時流通用的銅制十萬枚制錢,“十萬”是形容多的虛數。
-明憲宗-
身為帝王器物,存世的并不多。斗彩雞缸杯自成化創制以來,因其名貴便成為人們爭相仿造的對象,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的仿品簡直使人難辨真偽。
在成化以后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時期,雞缸杯被尊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僅讓當時的景德鎮御窯仿制,還題詩作志。今天斗彩雞缸杯更因其不匪的價值,仍有仿造者存在。
1999年4月在香港的蘇富比舉辦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元港幣的天價,成為當時中國古代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最高記錄。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以2.8124億港元成交價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收藏家劉益謙。
為什么自古之今,如此受人追捧呢?
雞缸杯是一種直徑約8厘米的撇口臥足碗,而且瓷壁非常的薄,可以用薄如蟬翼來形容,器形非常的精美小巧。
雞缸杯的圖案采用了斗彩工藝。外壁上,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后,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
-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半成品殘器-
之后,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中二次入窯低溫焙燒。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只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
雞缸杯小巧、色彩絢麗的特征,使其本身帶有了明顯的女性、母性風格。
這種女性風格,從何而來呢?
在洪武二年景德鎮設置管窯廠以后,每個時期瓷器的制作都與當朝皇帝息息相關,如《明太祖實錄》載永樂帝朱棣語:“朕朝餐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于心······”可見永樂皇帝喜歡潔素的白瓷,因此永樂皇帝時期大量出現甜白瓷不是偶然的。再如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在傳世作品中官窯瓷多喜用八卦、八仙、云鶴一類的圖案作裝飾。
由此推斷,雞缸杯所帶的女性風格應該也是受到了成化皇帝的影響。憲宗自身有很高的藝術修養,擅長書畫,且有書畫傳世。
-一團和氣圖-
他非常喜歡小巧的工藝品,經考證成化時期的六字款也是出自少年皇帝之手。
-杯底-
據說,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只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呵護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了要做成化斗彩雞缸杯的心愿。
實際上,這位皇帝小時侯是比較悲慘的,缺乏親人的愛護。
明憲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最初并不叫朱見深,而是朱見浚。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南犯,直逼大同,他的老爹明英宗要表現一下自己的英明神武,來了個御駕親征。
-明英宗劇照-
當時滿朝文武、后宮佳麗和皇太后都是極力反對的,但是這位英明的英宗就是不聽。
于是按照皇太后的旨意,立不滿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不久消息傳來,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朱見深成了沒有父皇的的孩兒。
雖然他還是被冊立的太子,但是因為年紀太小并沒有成為皇帝,而是叔叔朱祁鈺作了皇帝。
成了皇帝的叔叔對這個小太子朱見深的態度立馬就不一樣了:“我是皇帝了,那么太子應該是我的兒子才對,怎么能讓你繼續當太子呢?”于是,景泰三年(1452年),將朱見深廢為沂王,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失去了太子之位就不能在皇宮居住了,這下他又失去了母親的保護。
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一年后,被迎回宮,一直被幽禁)因奪門之變而復辟皇位,朱見深隨之又成了太子。
雖然,太子之位失而復得,但是在過去的七年政治爭斗中,每天膽戰心驚,精神壓力極大,因此還落下個口吃的毛病。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性格難免變得懦弱,本應具備的男子漢氣概被削弱。
在朱見深的幼年歲月里,始終陪伴在身邊的只有一個宮女,名叫萬貞兒,也就是他后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萬貴妃。萬貴妃比成化帝大17歲,四歲選入宮中,她原是孫太后的宮女,太子朱見深兩歲的時候被孫太后派去做他的保姆。
-萬貞兒-
萬貞兒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多角色的朦朧定位——母親、姐姐兼情人。總之,朱見深傾其一生都對這個女人有特殊的依戀。
《萬歷野獲編》記載“萬氏豐艷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顧之則為色飛”。
-戎裝的萬貴妃-
皇帝出游時,萬貴妃總是打扮成穿戎裝帶刀的侍衛模樣,憲宗只要側目看她一樣,就會被迷的神魂顛倒(請深刻體會英宗的表情)。這里也能看出皇帝就像一個柔弱的女子,萬貴妃的武士妝扮正好滿足了他需要保護的內心。
在查繼佐《罪惟錄》記載:“萬貴妃貌雄聲巨,類男子”。說萬貴妃像個男人,非常丑陋。館兒倒是覺得這是萬貴妃為了討好皇帝,而故意表現出一幅男人的氣概。史料中說萬貴妃容貌很丑,主要是因為萬貴妃做的傷天害理的事情太多,順勢丑化她而已。
萬貴妃的丑主要是因為她比憲宗大十七歲,年老色衰罷了,如果真的長得太丑,也不會被派去伺候太子了。無論如何,憲宗對她的愛始終未曾變過,這令他生母周太后都無法理解,曾不解的問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皇帝帝答道:“彼撫摸吾安之,不在貌也。”原來,皇帝從萬貴妃身上找到的是安全感!
如此看來,萬貴妃在成化帝的生活中實際上扮演了一個亦妻亦母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成化帝的精神寄托。即使她毒害別的妃子生的皇子,勾結太監禍亂朝政,憲宗朱見深對萬氏所做的都只是退讓。
-萬貴妃劇照-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氏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哀嘆說:“萬氏長去了,我亦將去矣!”
可以看出憲宗內心是個脆弱的人,纖細如女子,這可能就是雞缸杯具有女人氣質的原因。最后,帶著憲宗皇帝與萬貴妃之間那種復雜而執著的感情,再來欣賞一下這個雞缸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