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書容閑客覽,一樽酒待故人傾』每天一篇詩詞賞析,敬請點擊關注
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jīng)》,就已經(jīng)有了悼亡題材的詩歌作品。《唐風.葛生》和《鄴風.綠衣》被后人認為是“悼亡詩之祖”。他們的表現(xiàn)手法對后世悼亡題材的詩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西晉文學家潘安,美姿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標準的花美男。他少年時出洛陽道,婦女們見到他無不為之傾倒。但是,他對妻子的感情卻始終如一,可謂情深意篤。他二十四歲結婚,五十歲妻子不幸死亡,夫婦和睦相隨二十六載。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并以《悼亡詩》為題,創(chuàng)作三首悼亡詩。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沒有什么深奧難懂的句子。“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睹物思人,撫衿長嘆,徘徊墓前,不忍離去,最后“揮涕強就車”,“路極悲有余”。詩中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頗為后人贊賞,得以廣泛流傳,自主創(chuàng)作悼亡詩的傳統(tǒng)自此開始。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唐詩中悼亡詩有很多精品,元稹的《離思》,白居易的《夢微之》,李商隱的《錦瑟》等等。這些詩歌重興寄,字字啼血,傷懷銷魂,將悼亡的傷感情緒寄托在文字中,讓讀者感同身受,聞者落淚。感受作者的錐心刺骨和刻骨銘心。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wèi)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宋詞作品中,最著名的悼亡詞莫過于蘇軾的《江城子》,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同時這這也是歷史上第一首悼亡題材的詞作品。 南宋的陸游也為舊愛唐婉留下很多悼亡詩作品,如今這些詩歌留在紹興的沈園。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也有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fā)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chǎn)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xù),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fā)、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都薄命,到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悼亡詩作為一個特殊的詩歌題材,為了紀念和追憶逝者而產(chǎn)生。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千百年來眾多的悼亡詩,用藝術的表現(xiàn)力,讓讀者體會他們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境遇,這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