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西安有兩個著名的佛塔,一個是大雁塔,一個是小雁塔。
在唐代,現(xiàn)在的西安就是過去的長安。607年玄奘西行學習佛法,路程5萬里,玄奘憑借自身的毅力和信念走下來,十幾年后,他帶回了大量的佛經(jīng)和佛教信物。唐太宗李世民熱烈歡迎,玄奘向皇帝建議修建一座佛塔以供奉這些佛教寶物,兩年后玄奘自己設計并參與施工的大雁塔建成于大慈恩寺中,而且這里也成了玄奘翻譯佛經(jīng)的場所。
大雁塔的建成以及玄奘譯經(jīng)的故事感動了一位遠在山東的小和尚,名叫義凈,義凈那年十九歲。
十七年后,義凈遠渡印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海上絲綢之路遠渡印度求法的高僧。直至695年,義凈回國,同樣為了安放佛教圣物,另一座佛塔在薦福寺內(nèi)拔地而起,與大雁塔十分相像,但此塔較大雁塔略小,故稱為小雁塔,義凈也成為了繼玄奘之后,在翻譯佛經(jīng)上取得最大成就的人。
如今大小雁塔依然挺立在西安城中,吸引著無數(shù)國內(nèi)外的游客駐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