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王君老師說:“腹有詩書文自華”;不記得在哪看看見的話“人胖多跑步,人丑多讀書”,深以為然。重復的生活,煩躁的心緒,如何修心,那就讀書吧!讀了還要寫,即使是淺薄的文筆,但感受稍縱即逝,記錄下來,就是進步。今天分享給大家的就是一篇讀書感悟,文字背后,是一顆永不停歇的追逐夢想的語文心。
跟著錢夢龍學教文言文
文/劉龍飛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這樣說。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十幾年間,我越來越覺得讀書對我是如此重要。
記得參加招教考試前的那兩個星期,壓力巨大的我翻了整本的余映潮教學法,為余老師每個構思而贊嘆,記下了半本的讀書筆記。這段經歷讓在我上班的第一次公開課上,就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贊賞。心里美滋滋的同時,也對曾經推薦我看書的前輩實驗初中劉玉珍老師感激不已。“站在巨人肩上,又何必平地而起。”書上專家在處理文本、引導學生上的睿智卓識,讓我在教學上受益良多。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課改經驗”“教學新理念”不斷洶涌而來,重模式、唯分數,不管課堂學生學到了什么,只要成績好就是王道,激烈的競爭、考試的壓力,語文課讓我越來越陌生。“走得太遠,以致忘記了我們為何出發”,好幾次與好友交談起來,對語文的現狀都不勝唏噓,不知我們的語文課該何去何從?
幸甚至哉!我遇到了語文濕地,遇到了一群熱愛語文,鐘情語文的濕地花花草草,大家對語文的熱忱、真誠、奉獻,“用寫作去對抗易逝的生命”的激情感染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
語文,充滿詩意的語文;語文,凝縮著最美的語言文字的語文,你在哪里?語文課堂,應該喚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課堂,應該有激情的火花,應該有思維的碰撞,應該不斷有新意涌現。可是,這樣的靈動美妙的課堂又改如何兼顧考試呢?我又一次陷入了迷惘。
這次,沒過多久,我遇見了《錢夢龍經典課例品析》,看到錢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課堂,頓時有“柳暗花明”之感,我情不自禁地向同事推薦:“這就是我理想中的課堂,平實實用,學生的參與面廣,對文本的理解透徹、深入,這是我們可以學會并運用的課堂!”
真的如此,沒有任何夸張的成分,錢老師的課堂,沒有一個活動不是以學生為主體,也沒有一個環節不是圍繞文本而做的,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都“以文為據”,任何一個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言之有物。
特別是他的文言文教學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拿《愚公移山》來說吧。
文言字詞的理解,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讀背了事,學生覺得枯燥,印象還不深刻,與課文整體布局也有脫節之感。而錢老師的做法無疑是一場春雨,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讓我激賞不已,下面就截取一段:
師:“那個遺男有幾歲?”
生:“七八歲”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始齔”
師:“這個字很難寫”(生板書),寫得很好,“齔”是什么意思?
生:“換牙”
師:“你看這是什么偏旁?”同學們不但看得很仔細,而且都記住了。那么這個年紀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讓他去嗎?
……
連續的曲問,既有詳細扎實的字詞讀寫教學,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他爸爸肯讓他去嗎?”學生一時回答不出來這個書本上看似沒有的問題,繼而一想,“這個孩子沒有爸爸”,錢老師在這里順而檢測了“孀妻”與“遺男”的含義,這與直接問“這兩個詞語是什么意思”相比,孰優孰劣不言而喻。這樣既可以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字詞,又順便理清了文章內容,還避免了枯燥無味,加深印象,可謂是一舉數得,怎么不讓人拍案叫絕呢?
文言文教學除了“言”,重要的還有“文”,文章的思想內涵,文章的人文情韻。《愚公移山》中錢老師的做法是:一先讓學生反復讀愚公妻與智叟的對話,從“君”與“汝”這兩個對愚公不同的稱呼入手,通過分析這兩個詞語在用法上的不同,讀出愚公妻的關切擔心與智叟的短視、輕視;二是讓學生對愚公“笨”還是“不笨”進行討論,在回答問題前錢老師還提出要求:要瞻前顧后,“手不離書,言必有據”,從愚公移山的動機、要達到的目標談起,再從他反駁智叟的話品味,然后又以雷鋒標兵的事例進行類比,既避免了課堂討論滑向膚淺,又讓愚公的形象立體感人,也讓人對愚公移山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這也讓我想到自己在處理這個問題時總是輕輕一點兒,不是用毛主席的詩詞背書,就是用民族精神佐證,憑空泛談,不怪乎學生總覺得假大空,自己也覺得淺薄不能理解,這就是是否深入文本的差別吧!
本以為到此課堂已經很完美了,錢老師卻在最后還給了我一個驚喜,那就是扎實有效的訓練。課堂高效實效一直是我們高呼的口號,可是如何做?這一直是個難題,錢老師對文言文的最后的訓練,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那就是給文言文斷句。而這個斷句的題也不是某些資料上或者是電腦上下載的,而是錢老師根據本課所學的知識,聯系文章內容自己連綴的原創文字,來源于課本卻又有提煉升華,這樣學生對文段斷句的過程實際上完成的是對課文的二次理解,學以致用。用語文的方法,語文的思維,學生感受到的是語文的魅力,提高的而是語文的素養,這樣的慧心,怎不讓人撫掌而嘆?
擺脫文言文逐字逐句講讀的窠臼,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分體會文言文的“文”“言”之美,跟著錢老師學習文言文,這樣的課堂值得擁有。
作者簡介:
劉龍飛,洛陽市新安縣城關三中教師。喜歡安靜的閱讀、喜歡美食、喜歡美景;愛笑愛流淚,會為影視、書上感人的情節或喜或悲;熱情真誠待人,也愿人真誠以待。年齡漸增,時光輪換,一直不變的是那顆愛語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