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獲“全國名中醫”殊榮的廖潤泉教授年事已高,現居珠海頤養天年,但他的學術思想卻悉數傳授給衣缽弟子——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常青教授。
醫學世家 矢志從醫
常青出生于一個醫學世家,父母都是軍人。轉業后,父親任職貴州省人民醫院,母親在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常青當年的高考志愿全部填報的醫學院校,“就沒想過不當醫生。”最終他如愿考入貴陽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常青說起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在1993年,當時已在貴陽中醫一附院工作的他正準備考研究生,恰逢衛生部委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辦全國西學中(即西醫學中醫)第二學士學位班,專門針對想要繼續深造中醫的西醫醫學學士就讀,兩年畢業后可獲得中醫醫學學士學位。本著對中醫學的濃厚興趣。他放棄了考研,報考了這屆西學中班,從此走上了一條中西醫結合醫療之路。
師承名宿 融合創新
常青的第二個人生轉折是在1997年至2000年間,被指定為第二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繼承人,貴陽中醫學院首批中青年學術骨干。師從于全國名老中醫廖潤泉教授。在廖老的悉心指導下,中西醫結合臨床思維方法發生了改變。廖老也是貴州西學中的先驅,他認為傳統中醫學必須走現代化的道路,中西醫結合是繼承和發揚中醫學的正確途徑和必由之路,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用西醫的觀點去認識、理解和運用中醫,用現代醫學輔助傳統醫學,先確診疾病,再給病患建議適合中醫還是西醫治療。這與中醫辨病之后再辨證施治的理論不謀而合,臨床上降低了誤診率。同時,也使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更佳,“男科疾病中常見的睪丸附睪炎,以中醫為主導的效果就比西醫好。”
常青說,師承廖老最大的收獲就是熟悉和掌握了中、西醫兩套思維方法診療疾病,在不斷的臨床運用中提升了醫師應具備的洞察力,提高了臨床療效。如泌尿系疾病對醫生的X片閱片能力要求很高,片子看不好直接影響疾病的診斷。在廖老的指導下,師徒二人通過無數次的閱片,積累經驗,在全國首次提出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畸形(梗阻)在影像學上的診斷依據,即腎盂擴張腎盞不擴張的特征性改變,對確診此疾病具有關鍵作用。又如對手術后病人的中醫中藥調理,促進了病人術后的康復,明顯縮短了疾病的治療時間,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減少了手術的并發癥。
衷中參西 融會貫通
常青認為,中醫師比西醫師要求更高,因為既要知中醫又要曉西醫,懂得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幫助診療疾病,還要根據病情幫助病患選擇以中醫為主還是以西醫為主的治療方案。比如泌尿系腫瘤如果只靠中醫治療,可能會耽誤手術時間,而如果確診后先手術再用中醫辨證施治,輔助調理治療以穩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更符合現代醫學治療腫瘤的觀念。
更要充分利用現代醫學研究成果來發揮中醫藥特色,比如殺菌抗病毒用板藍根,活血化淤用丹參滴丸,還有用補陽藥物治療因女性雌激素水平紊亂造成的乳腺增生,就是參照西醫用激素類藥物的對抗療法,而中醫藥調理對此疾病有較好療效,又避免了激素治療的副作用。
“從醫是因為家傳,而愛上這門職業是因為我的老師。”聞知廖老榮獲“全國名中醫”稱號殊榮,常青認為是名至實歸。為老師高興的同時,常青坦言這是壓力也是動力,傳承師道任重而道遠,盡自己最大努力,將所學惠及更多的人方才不辱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