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紅色,向來是中國人婚禮最傳統的禮服顏色,但真實的歷史卻不是這樣的。
中國歷史上,最開始的婚禮禮服是黑色和青色,放在今天估計會被大家吐槽到爆吧。
那么今天,小亞就來和大家講講婚禮冷知識——中國歷代婚禮傳統服飾。
周制婚禮服飾:
爵弁[biàn]玄端——純衣纁袡 [xūn][rán]
中國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周代婚制中的禮服崇尚端正莊重,與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
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
沒錯,玄就是黑色,纁就是橙色。。。
古人抱著對天地玄黃的一片敬畏之心,認為“乾為天,其色玄;坤為地,其色黃。但土無正位,托位于南方。(南方)火色赤,赤與黃(合),即是纁色。”
唐朝婚禮服飾:
梁冠禮服——釵鈿[diàn] 禮衣
唐朝的開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婚禮服飾到了唐朝這兒也融合了先前的莊重神圣和后世的熱烈喜慶。
男服緋紅,女服青綠,所謂紅男綠女也來源于此。
晚唐時期主流的婚嫁禮服叫“釵鈿禮服”,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宮廷和服“十二單”就是從此款禮服演變過來的。
據說紅色婚禮服飾起源于準庶人著絳[jiàng]紗袍親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實際直到宋代,宮廷命婦的婚服還是青色。
明朝婚禮服飾:
九品官服——鳳冠霞帔
“真紅對襟大袖衫+鳳冠霞帔”出現在明代比較肯定,這種起源很晚的婚服樣式目前是國人心中理解的華夏婚禮服飾,而且根深蒂固。
庶民女子出嫁時可享屬于命婦衣裝鳳冠霞帔的殊榮,如同庶人男子迎親可著九品官服一樣。
清朝婚禮服飾:
紅色喜服清朝婚禮沿襲了明朝婚禮的形式和內容,結婚當天要吹鑼打鼓鞭炮聲聲八抬大轎以至于整條街都知道,鳳冠霞帔,大紅的顏色就是從那時延展至今,用紅色來代表喜事是成了國人的傳統。
民國婚服服飾:
黑燕尾服——白色婚紗
民國時期,從婚禮儀式到婚服選擇都體現中西結合的元素,沖破舊傳統,俗稱作“文明結婚”。
尤其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文明婚禮之后,國人對婚服的概念改變了,穿婚紗結婚成了女孩們心中最大的念想。
從此以后,由“文明婚禮”發展而來的各種西式婚紗就成了新時代女性婚禮的主要服飾。
但其實不論是什么樣式的婚紗禮服,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紀念和美好事物的承載。這件載體承載著天人合一的祝福,承載著先人對每一個個體的美好祝愿,承載著每一個家庭對未來的無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