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
6月,西秦帝薛舉進攻唐朝涇州,唐帝李淵以秦王李世民為元帥率軍拒之。
東都元文都、盧楚等聞宇文化及西來,懼其兵盛,與魏公李密和解,使李密討伐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留王軌守滑臺,自己率軍北攻黎陽,瓦崗徐世績盡力守城,李密率軍救援黎陽,與宇文化及相持不決,知東都與己和解,喜除后顧之憂,遂專意與宇文化及展開大戰。
7月,魏公李密悉以精兵東擊宇文化及,并在童山擊破之,王軌亦以滑臺歸降李密。宇文化及退軍汲郡,聞王軌叛亂,遂率軍北趣魏縣。
西秦帝薛舉進逼高墌,秦王李世民深溝高壘不與戰。會李世民得病,委軍事于劉文靜、殷開山,劉、殷二人出兵迎戰西秦軍,在淺水原被薛舉擊敗,唐軍損失慘重,李世民還軍長安,薛舉遂克高墌。
東都王世充與元文都等其他六貴發生矛盾,遂發動政變,誅殺元文都等人,唯皇甫無逸棄家人,逃至長安。王世充此后自含嘉城移居尚書省,漸結黨羽,任用子弟,奪得大權,皇泰帝楊侗拱手而已。
永樂王郭子和以榆林歸降唐朝。
唐帝李淵廢罷隋朝離宮。
8月,西秦帝薛舉病死,其子薛仁杲在折墌城繼位。唐帝李淵使秦王李世民率軍討之。
9月,東都王世充率精兵出擊魏公李密,在邙山大敗之,又趁勝進討,攻克偃師,生擒鄭颋、裴仁基、祖君彥等人;進向洛口,邴元真以城投降,單雄信亦率部歸降。李密勢衰,不能抵抗,退保虎牢,因部眾離心,遂決心歸降唐朝。瓦崗軍至此覆滅,其將帥及州縣多投降于王世充,王世充遂稱雄河南。
西秦帝薛仁杲攻陷唐朝隴州,生擒常達。
宇文化及毒殺秦王楊浩,在魏縣自稱許帝,改元天壽。
10月,朱粲在冠軍自稱楚帝,改元昌達,進攻唐朝,攻克南陽,殺呂子臧及馬元規。
11月,涼王李軌在武威稱帝,改元安樂。
秦王李世民在淺水原擊敗西秦大將宗羅睺,并趁勝進擊,圍攻薛仁杲于折墌城,薛仁杲因部眾離心而降,隴右之地遂定。薛仁杲被送至長安后斬首。
瓦崗王軌以滑臺、徐世績以黎陽歸降唐朝,唐帝李淵以徐世績不背德、不邀功,賜姓李氏。李淵后使李密詣山東,收其余眾未降者。
竇建德在樂壽登基稱夏王,改元五鳳,攻克深澤,兼并魏刀兒十萬之眾,河北諸州皆陷之。
12月,唐帝李淵使獨孤懷恩圍攻隋將堯君素于河東,堯君素堅守數年不降,屢挫唐軍,而河東倉栗亦盡,人相食,部下遂殺之以降唐軍。隋將王行本聞變,捕殺叛亂者,復乘城拒守。
羅藝以幽州歸降唐朝,夏王竇建德率軍攻之,羅藝使其將薛萬均在易水擊破之;竇建德又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縣,羅藝復敗之。兩軍相持百余日,竇建德不能取勝,遂還軍樂壽。
李密居功自傲,心怨禮薄,行至稠桑被奪去一半兵權,又被召回長安,李密懼禍,遂殺唐朝使者而反,襲據桃林縣,驅掠徒眾,直趣南山。盛彥師在熊耳山南設伏擊殺之,一直跟隨李密左右的王伯當亦死之。
高開道攻克北平,進陷漁陽郡,自稱燕王,改元始興,都漁陽。懷戎沙門高曇晟亦與僧眾起兵,自稱大乘皇帝,立尼靜宣為邪輸皇后,改元法輪。高曇晟遣使招高開道,立為齊王。高開道率眾偽歸之,居數月,襲殺高曇晟,悉并其眾。
是年,西突厥射匱可汗死,其子統葉護可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