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出臺文件,規(guī)定當?shù)亟逃到y(tǒng)將實施教師信用激勵與懲戒制度,將教師是否參與課外有償補課作為師德考核的重要內(nèi)容,與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業(yè)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等掛鉤,對經(jīng)查實存在有償補課行為的堅決予以“一票否決”。
當?shù)亟逃鞴芄賳T指出:教育局下定決心,對教師有償補課行為“零容忍”,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 形成“教書育人光榮、有償補課可恥”的輿論氛圍。
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對于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可以說是文件、規(guī)定不知出臺、下發(fā)了多少,開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會議,報紙電視做過多少宣傳報道。一些地方,甚至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要治理這各違規(guī)行為?
真的有效果了嗎?
說假話:廣大教師嚴格執(zhí)行上級規(guī)定,和有償補課做斗爭。大家認真工作,沒有那個教師再有償補課了,教育形勢一片大好!
說實話:呵呵!
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上學讀書的孩子,都要參加考試,有小升初,中招、高考,考試看什么,比分數(shù),比成績。怎樣才能提高分數(shù),提高成績。
學習、學習,再學習!
第一個學習是在學校跟老師學習。學校教師教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想因材施教,教會每一個學生,主觀愿望好,客觀上做不到。
第二個學習是孩子自己學習。孩子畢竟是孩子,十七八歲了,讀高中了也是一個孩子。一個人學習,做一些作業(yè),進行一些簡單的復習還行,想質(zhì)的提高,必須再學習。
第三個學習,就是再學習,也就是補課。一種形式的再學習是去培訓機構,找專業(yè)的教師的補課,此是一種方法,效果好不好,不能確定,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收費肯定高。分數(shù)沒提高,大把的鈔票花出去了。還有一種形式的再學習是找學校的教師補課。效果基本上可以確定:好!但這并不是每一個家長都能做到的,一是教師有所顧忌,二是教師精力有限,所以,能夠請得動在職教師的家長都是和教師關系好,舍得多金的家長。
到這里,我們看到了補課問題的關鍵:家長!
家長要和教師處好關系,并且愿意出多金才能請動一些教師。所以,我們已清楚的理出,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的積極推動者、成就者是——家長。
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多是家長和教師形成某種默契的結果。家長愿意補,求著教師補,老師迎合家長的需要,進行了補課。這是一種市場供求關系,有市場,有需求。用外力進行干涉,禁止,效果可能不會太好。
我們相信,大多數(shù)的教師并不是愿意參與有償補課,但是,真的想將有償補課的行為斬凈殺絕,也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零容忍”,可能效果也將差強人意。
真的有一天,家長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零容忍”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的事,真的才會絕跡!
因為,補課的根,不在教師,而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