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歷史悠久,自古物產豐饒,為魚米之鄉,是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均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其中省會南京不僅歷史上曾長期為我國南方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此外,江蘇地理、文化多元,因為江蘇作為一個獨立行政區形成較晚,歷史上曾長期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
元末,朱元璋以南京為中心發展壯大,建立明朝后以南京為首都并析南京及其老家鳳陽周邊合設直隸,轄今江蘇、安徽、上海等兩省一市之地,江蘇省域才屬同一政區,而江蘇正式設省要到清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分江南省(明南直隸)置安徽、江蘇兩布政使司。清朝江蘇設省時共轄八府一直隸州,那么明朝時期今江蘇省域為何建制呢?
實際上,今江蘇省域在明朝時期建制與清朝江蘇設省時差別不大,均為八府一直隸州,此外還有六個府轄散州,分別為徐州直隸州,淮安府所轄邳州、海州,揚州府所轄高郵州、泰州、通州,蘇州府所轄太倉州。
徐州為“古九州”之一,兩漢時設徐州刺史部,治所在郯縣(今山東郯城),曹魏時移治今徐州(彭城),徐州之名自此承襲至今。徐州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明初曾隸屬于鳳陽府,后升為直隸州,領本轄(元朝省彭城縣入州)及豐沛蕭碭四縣,是明朝及清朝初期今江蘇唯一的直隸州(相當于現地級市)。
海州為南北朝時改東海郡所設,東海郡設于秦,秦漢時治郯縣,隋朝時移治朐山縣(今東海縣)。元朝時海州改稱海寧州,明初復稱海州,為淮安府所轄,領本轄(明初省朐山縣入州)及贛榆一縣。邳州最早設于南北朝,此后曾稱邳州、下邳郡、淮陽軍等,多治下邳,明朝時邳州屬淮安府,領本轄(明初省州治下邳縣入州)及宿遷、睢寧兩縣。
揚州府共轄高郵州、泰州、通州三個散州,高郵州最早設于北宋,元朝時曾為高郵路、高郵府,明朝為揚州府所轄散州,領本轄及寶應、興化兩縣。泰州設州于五代南唐時,明初省州治海陵縣入州,領本轄及如皋一縣。通州設于五代后周時,明朝時領本轄(明初靜海縣省入)及海門一縣。
太倉州為明朝江蘇省域七州中設立最晚的一個州。由于蘇州府轄區太過于繁榮,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析昆山、常熟、嘉定三縣各一部置太倉州,州領本轄及崇明一縣,為蘇州府所轄。
參考資料:江蘇省志、中國歷史地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