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淮陽縣北黃集鄉胡王村小李京城東側,距縣城15公里,始建于公元638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下旨修建。該寺也因李世民蒙觀音菩薩搭救轉敗為勝感恩報恩御筆親題寺名而譽滿中原。
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代達到鼎盛。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文化產生巨大影響。中國佛教藝術因佛教的傳播而得以興起,并在南北朝時大放異彩,唐宋年間達其頂峰。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遍布大江南北的佛教道場多有與唐宋皇帝有關的傳奇故事也就不以為怪了。
據說由唐太宗李世民下旨修建,并御筆親書“遇佛寺”,歷經戰火和劫難后,曾經僅剩斷壁殘垣。1999年,自幼出家的釋妙穩辭別修行幾十年的長白山云臺禪寺,回到俗家祖籍,復建了有1000多年歷史的遇佛寺。如今這里已是香煙裊裊,經聲綿綿,佛樂聲聲,鐘鼓醒人。82歲高齡的釋妙穩常年在這里住持,傳經說法,廣結善緣。
一千多年來,遇佛寺一直是豫東佛教重地,香火旺盛,香客云集,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有求而來,載譽而歸,觀世音菩薩在該寺享有至高無上的殊榮。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日寇、國民黨匪軍摧殘了遇佛寺。1999年,自幼出家的釋妙穩大和尚辭別修行了幾十年的太白頂云臺禪寺,回到家鄉,重建遇佛寺。歷盡千辛萬苦,遇佛寺才得以重現昔日的輝煌,其功昭日月,德譽中原。
如今的遇佛寺宏偉壯觀,肅穆莊嚴,殿宇巍峨,金碧輝煌。走進禪院,但見香煙裊裊,經聲綿綿,佛樂聲聲,鐘鼓醒人,是豫東較為完美的佛教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