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禹結婚第二天出去治水,后過家門三次而不入。九年把水治好。舜后讓位給禹,因禹原為夏后氏部落的首領,故國名夏。
商朝:湯滅夏后,因他們的始祖曾居住河南商丘,便以商為國名。
周朝:周武王滅商,因周文王曾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故以周為國名。
秦:秦始皇的祖先是周孝王的馬夫,因養御馬有功,被賜“贏”姓,封地在甘肅天水,叫秦,后擴大到陜西,便立國號為秦。
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原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他擊敗項羽,即位皇帝,故定國號為漢。
新:王莽原被漢封為新都侯,成為國丈,篡權15年,國號叫新。
三國:魏,曹操在漢獻帝時期為魏王,大兒子曹丕代漢自立,國號叫魏。蜀漢,劉備據成都自稱為漢中山靖王后代,因而國號漢。 因四川簡稱蜀,又叫蜀漢。吳,孫權建都在南京,是古代吳地,因此叫吳。
晉朝:司馬昭在魏國曾被封為晉公,5年后又進爵為晉王。公元265年,他的兒子司馬炎逼魏帝曹奐退位,自稱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至公元3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次年司馬睿在南方重建政權。建都建康(今南京), 史稱“東晉”。
隋朝:開國皇帝文帝楊堅原是北周的隋王。公元581年滅北周稱帝,國號為隋。
唐朝: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被封為唐國公,所以李淵稱帝后國號為唐。
宋朝:趙匡胤在后周時被封為宋州節度使,公元960年后稱帝,國號為宋。當時定都開封,史稱"北宋”。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開封,次年趙構在南方稱帝,后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元朝:南宋寧宗時期,成吉思汗建立了全蒙古政權,但沒有國號,仍稱蒙古。至公元1271年,忽必列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定國號為元。
明朝:元末農民起義時,民間就有“明王出世”的傳說。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統治,自立皇帝,定國號為明。
清朝:女真族人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號“大金”。20年后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為避免漢族對歷史上金人侵略的仇恨,就改“金” 的近音字“清”為國號。還傳說“明朱有火”,若使明朝滅亡就得用水,所以用“清”滅明,國號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