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標系分類
(1).1954年北京坐標系(B554)
(2).1980西安坐標系(XA80)
(3).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CGC2000)
(4).地方獨立坐標
1.1 1954北京坐標系解讀
建國初期,為了快速開展我國的測繪事業,鑒于當時的情況,將我國一等鎖與蘇聯遠東一等鎖相連接,然后以連接處呼瑪、吉拉寧、東寧基線網擴大邊端點的原蘇聯1942年普爾科沃坐標系的坐標為起算數據,平差我國東北及東部地區一等鎖,這樣傳算過來的坐標系就定名為1954年北京坐標系。
到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測量,經計算表明,54坐標系普遍低于我國的大地水準面,平均誤差為29米左右。
特性:a.屬于參心大地坐標系
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的兩個幾何參數
c.大地原點在原蘇聯的普爾科沃
e.高程基準為1954年青島驗潮站求出的黃海平均海平面
f.高程異常以原蘇聯1955年大地水準面重新平差結果為起算數據。按我國天文水準路線推算而得。
1.2 1978年4月在西安召開全國天文大地網平差會議,確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國新的坐標系。為此有了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
坐標系的大地原點設在我國中部的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約60公里處,故稱1980西安坐標系,又簡稱西安大地原點?;鶞蔬€是青島黃海平均海平面。
1.3 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
(1) 包括坐標系的原點、三個坐標軸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橢圓的4個基本參數的定義。
(2)原點為包括海洋和大氣的整個地球的質量中心。
(3)Z軸由原點指向歷元2000.0的地球參考極的方問, 該歷元的指向由國際時間局給定的歷元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 定向的時間演化保證相對于地殼不產生殘余的全球旋轉。
(4)X軸由原點指向格林尼治參考子午線與地球赤道面 (歷元2000.O)的交點,Y軸與Z軸、X軸構成右手正交坐標。
(5)采用廣義相對論意義下的尺度。
(6)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采用的地球橢圓參數的數值為:
二、三者的關系
三、常見的幾種轉換方法
1.大地坐標對平面坐標
2.北京54及西安80相互轉換
3.任意兩空間坐標系的轉換
坐標轉換的過程就是轉換參數的求解過程,常用的方法有三參數法、四參數發、七參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