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轄15個鎮、6個辦事處, 413個行政村, 4個居委會和82個社區居委會, 現有農業人口112.9萬人, 耕地面積7.33萬hm2。
一、項城市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以后, 項城市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穩定, 以農戶分散經營為主, 土地流轉現象很少。近幾年來, 通過在市及各鎮、辦事處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 對土地流轉進行大力宣傳, 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變、不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的前提下, 按照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原則, 項城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逐年增加。全市從2005年的0.37萬hm2, 發展到2016年的流轉面積1.96萬hm2, 所占耕地面積也從2005年的5.1%發展到2016年的26.7%。在流轉形式上, 主要以轉包為主, 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其他形式為輔。其中, 轉包面積1.09萬hm2, 占流轉面積的55.8%;出租面積0.86萬hm2, 占流轉面積的43.9%。流轉土地主要用于糧食作物種植的達到1.68萬hm2, 占比85.7%;用于種植經濟作物的為0.27萬hm2, 占比14%。
二、土地流轉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一) 解放農村生產力由于農業生產周期長、收益低, 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化種植, 可以把各種先進的農業機械大量投入到農業生產中, 把大量農村青年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而東南沿海地區二、三產業快速發展, 帶動大量農民外出務工經商, 其收入遠遠超過小規模種植情況下的農業收入, 有利于改善農民生產水平。
(二) 有利于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戶小規模生產條件下, 現代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受到作業面積分散、單次作業距離較短、連續作業時間不足等因素制約, 不能充分發揮其高效、快速的作業效率。通過土地流轉, 一方面, 可以對同種作物進行規模化種植, 有利于大型農機具作業, 便于對良種、良法、病蟲害防治等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 有效降低農業投入的生產成本, 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生產效益, 為農業進一步增效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 通過對品種進行優選、加強播種期間生產技術指導、統防統治等規模化操作, 可有效降低病蟲害、干旱等不利因素造成的減產, 提高作業效率和糧食產量。
(三) 提高農民收入除了生產投入外, 還需要投入土地租金500~800元/年, 如果流轉土地較多, 每季施用農藥時還需要付給工人費用80元/d, 按照每人每天噴施0.67 hm2計算, 平均每667 m2需要人工費用8元/d。
通過對農業生產投入與產出以及土地流轉成本的分析可以看出, 平均流轉每667 m2土地, 農戶可增加收入260~565元, 通過流轉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 同樣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解決了部分不愿外出農戶農業生產收入低的問題。
三、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 資金壓力大, 融資困難由于糧食作物生長周期長, 對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抵御能力弱, 資金投入大, 產生效益慢, 民間融資渠道資金利率較高, 種糧大戶不敢使用, 需要政府協調相關金融部門為他們搭建平臺實現有效對接解決融資難問題, 從而擴大種植規模, 提高效益。
(二) 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困難一方面, 部分農田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損壞嚴重, 缺少相應的路、橋、井、電等配套設施;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土地流出農戶簽訂的流轉合同期限短, 隨意性強, 存在不穩定因素, 造成流入主體不敢投入資金自行修建農田基礎設施。
(三) 廠房、庫房等建設用地審批困難由于國家土地政策限制, 流轉土地多的種糧大戶、合作社無法在流轉的土地上修建放置農機具和存儲糧食的倉庫, 購置農機設備只能露天放置, 影響機械使用壽命, 增加維護成本, 收獲的糧食也只能立即出售, 不能儲藏, 完全由當時市場行情價格決定, 而不能有效增加糧食的賣出效益。
(四) 土地租金上漲, 打擊了部分農戶的積極性近年來, 部分工商資本盲目進入土地流轉市場, 每667 m2以1000元甚至更高的租金價格大規模租賃土地進行糧食作物和部分經濟作物的種植, 推高了土地流轉價格, 迫使部分種糧大戶以相當的價格付給農戶租金, 抬高了種糧大戶的生產成本, 降低了收益, 增加了資金壓力, 在農業生產效益增長緩慢的情況下, 打擊了部分土地流轉戶的積極性。
(五) 部分流轉戶規模過大, 抗風險能力下降部分農戶及合作社流轉土地面積過大, 超出經營能力, 造成田間管理粗放化, 降低了作物產量。既不符合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現實情況, 又降低了災害天氣情況下的抗風險能力。
四、對土地流轉的建議(一) 合理引導, 適度規模經營經營規模的擴大, 雖然可以增加經濟收益, 但也增加了投入資金的壓力, 對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加大政策支持, 提高抗風險能力一方面, 需要整合農田水利項目, 加大對土地流轉戶的政策支持, 減少其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個人投入;另一方面, 可由政府出資建設部分倉儲設施向土地流轉戶出租, 或規劃部分建設用地由種糧大戶自行建設倉儲設施, 以解決農機和糧食無處存放的問題, 提高賣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