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提升,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思考更全面,從而擁有更高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一個人思維的提升,是從無序到有序,有序到多元,多元到整體的過程。
結構化思維就是讓無序的思維變得有序。
思維無序時,我們的思考、寫作、表達會顯得邏輯混亂、片面、局限,讓人無法理解。構建結構化思維,讓思維變得有序、系統化,我們的思考、寫作和表達將更有邏輯性,經得起深度分析和推敲。
構建結構化思維,是我們提升思維的必經之路。
l 01.什么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是建立一個清晰、有序的思考結構,我們掌握結構化思維之后,思考將從無序到有序,從混亂到清晰,從低效到高效。
沒有結構化思維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征:
1、遇到復雜問題時,腦子一團亂,不知如何下手;
2、表達觀點時,說了一大堆話,別人卻不知道他在說什么;
3、寫材料時,毫無頭緒,即使寫出來,邏輯也很混亂。
而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遇到同樣的情況,他們都能輕松有序地解決。
1、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遇到復雜問題時,他們可能會使用2W1H來全面思考問題。通過是什么(what:是什么導致這種現象),為什么(why: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結果),怎么辦(How,應該怎么解決),讓他們全面了解問題,并相處解決辦法。
2、表達觀點時,他們可能會使用總-分方法,先將論點,再分點闡述自己的論據,讓別人更容易聽懂自己的觀點。
3、寫材料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應該怎么做、做的方案是什么、這個方案有什么好處,如果實施這個方案等思路來編寫,讓材料顯得邏輯更嚴謹。
當然,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可能會使用其他的思維模型來解決上述問題,但終歸就是要讓問題變得更具條理性、邏輯性。
我們可以看出,結構化思維并不是指某一具體的思維模型或思考方法,而是將我們各個思考單元有序地組合、連接。就像搭積木一樣,每塊積木都是一個思考單元,結構化思維就是將這些積木按照一定的邏輯、架構搭建成特定的模型。
結構化思維會把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從零散、無序的狀態,加工成系統、有序、有條理的信息,繼而提高我們的信息解讀能力和工作效率,幫助我們實現自我目標。
同時,結構化思維是搭建知識體系必不可少的思維,它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知識、連接知識、運用知識,繼而提升我們的認知和思維。
所以,結構化思維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l 0.2如何掌握結構化思維
探討結構化思維之前,需要先說一下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結構是將結構化思維具象化的方式,它將我們的思考結果形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三角形結構圖,一個由結論、論點、論據組成的“總-分”結構。
在這里,推薦一本書,芭芭拉.明托寫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詳細講解了搭建金字塔的原理,具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1、結論先行
2、以上統下
3、歸類分組
4、邏輯遞進
接下來,對這四點進行詳細闡述。
1、結論先行
結論先行,就是先展示觀點,再一一列出支撐論據。
例如,當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利用結論先行,可以先把匯報的核心觀點先講出來。然后再講支撐這個觀點的依據、論據。
結論先行有以下好處:
第一,重點先行,更容易讓人記住。一次會議上,我們往往只能記住前三個重點事項,從第四個開始,越往后,記住的人就會越少。
第二,結論先行,更容易讓人理解。先講結論,再講依據,符合人們常規思考過程。當我們聽到結論之后,大腦就會開始自動推理各個論據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促進人們的理解。
第三,結論先行,能夠幫助我們聚焦重點。一開始就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那么接下來的表達就是要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合理性,如此,講話內容就會更加聚焦。
結論先行,先給出結論、最重要的觀點,可以統領整個思想的表達。
2、以上統下
以上統下是金字塔的縱向結構,上一層的內容,是下一層內容的結論或核心觀點。例如,要講某件事情的優點,上一層是這件事具體有什么優點,下一層則是這件事會有這些優點的具體幾個原因。
3、歸納分組
歸納分組就是把性質、屬性相同的事物放在一組。例如,可以把香蕉、蘋果、梨等放在命名為水果的一組。再例如,可以把政策背景、行業趨勢、技術趨勢、項目需求、項目建設思路等內容放在命名為項目概述的一組。
歸類分組,需要根據事物的共同屬性進行分組,這些屬性可以是性質、功能、層次、方向、事件等層面的。例如,在世間層面,可以分為事前、事中、事后,過去、現在、未來等不同組。分組時,需要符合MECE原則,也就是每個類別之間是各自獨立的,沒有重疊。
這里推薦5種分組方法。
1、二分法:將信息分為A和非A兩部分。例如:國內、國外,自己、他人,體系內、體系外等。
2、二維矩陣法:將事物按照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分成四類。如將人才按照能力和態度兩個維度劃分,分成能力強態度好的、能力弱態度好的、能力強態度差的、能力弱態度差的。
3、流程法:將一件事情按照事情發展的流程、程序對信息進行分類。
4、結構法:將事物按照其組成部分進行劃分。例如,可以將旅游按照游前、游中、游后進行分類,還可以繼續進行細分下去。
5、公式法:運用公式對事物進行劃分。如:銷售額=單價×數量。
4、邏輯遞進
邏輯遞進,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對事物進行排序。這里推薦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演繹順序四種邏輯順序。
搭建結構化思維的過程,就是利用金字塔結構,將思考結構化、條理化、有序化的過程。
例如,運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復雜問題,可以分以下三步。
第一、自上而下,對問題進行拆解。
將“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這個問題拆解成企業戰略、結構、制度、價值觀、員工、技能、文化風格等不同板塊。然后,繼續針對不同板塊再進行細分,找出當前阻礙企業增強創新能力的具體問題。
第二、自下而上,歸納總結問題
找到具體的一個個問題點之后,需要將這些問題進行聚合,并進行總體概括。例如,“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這個問題中,阻礙企業增強創新能力的具體問題有員工接到任務不及時回應、員工執行任務時比較拖拉等問題,那么就可以總結為“員工執行力不足”。
第三、自上而下,提供解決方案
歸納出現狀問題之后,需要自上而下提出解決方案,上層需要從企業戰略、結構、制度、價值觀、員工、技能、文化風格等層面,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針對具體的板塊可以采用PDCA、SMART等思維模型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
l 0.3結構化思維的好處
擁有結構化思維,能夠讓我們處理信息、思考問題更有條理性、邏輯性,為我們的人生發展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首先,結構化思維能夠提升我們的能力。結構化思維可以讓我們的思考、寫作、表達更具條理性、邏輯性,繼而提升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質量,而一個人能力的體現,無外乎就是解決問題的質量和效率。
其次,結構化思維可以提升我們的認知。結構化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全面地理解信息,繼而更好地理解現實的底層規律,提升我們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寫在最后:
真正的高手,都擁有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不是一種思維模型,而是有意識地將思維單元有序的組合起來,使其結構性、邏輯性更強。想要具備結構化思維,光學習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用知識訓練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