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兒科、皮外骨傷科這部分內容,我們重點記憶治療方法和主要治療穴位即可,辨證要點可根據中醫診斷學知識進行診斷,無需過多記憶。
1
婦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細目一 月經不調
(一)治法
1.月經先期 調理沖任,清熱調經。取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2.月經后期 溫經散寒,行血調經。以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3.月經先后無定期 調補肝腎,理血調經。以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二)處方
1.月經先期
關元 三陰交 血海
2.月經后期
氣海 三陰交 歸來
3.月經先后無定期
關元 三陰交 肝俞
細目二 痛經
(一)治法
1.實證 行氣活血,調經止痛。取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2.虛證 調補氣血,溫養沖任。取任脈、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二)處方
1.實證
主穴 中極 次髎 地機 三陰交
交(戰)中計了,(實痛驚)
交(戰)中極髎,(實痛經)
2.虛證
主穴 關元 足三里 三陰交
山里叫,關元(虛痛經)。
三里交,關元(虛痛經)。
細目三 崩漏
(一)治法
1.實證 清熱利濕,固經止血。取任脈、足太陰經穴為主。
2.虛證 健脾補腎,固沖止血。取任脈及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二)處方
1.實證
主穴 關元 三陰交 隱白
2.虛證
主穴 氣海 三陰交 腎俞 足三里
細目四 絕經前后諸證
(一)治法
滋補肝腎,調理沖任。取任脈、足太陰經穴及相應背俞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腎俞 肝俞 太溪 氣海 三陰交
細目五 帶下病
(一)治法
利濕化濁,固攝帶脈。取足少陽、足太陰、任脈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帶脈 中極 白環俞 三陰交
細目六 缺乳
(一)治法
調理氣血,疏通乳絡。取足陽明、任脈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膻中 乳根 少澤
細目七 遺尿
(一)治法
調理膀胱,溫腎健脾。取任脈、足太陰經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關元 中極 膀胱俞 三陰交
2
皮外骨傷科疾病的針灸治療
細目一 癮疹
(一)治法
疏風和營。取手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三陰交
細目二 蛇串瘡
(一)治法
瀉火解毒、清熱利濕。取局部阿是穴及相應夾脊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局部阿是穴、相應夾脊穴
細目三 神經性皮炎
(一)治法
祛風止癢,清熱潤燥。取局部阿是穴及手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阿是穴 曲池 合谷 血海 膈俞
細目四 乳癖
(一)治法
理氣化痰,調理沖任。取足陽明、足厥陰經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膻中 乳根 屋翳 期門 足三里 太沖
細目五 頸椎病
(一)治法
通經止痛。取局部腧穴和手足三陽經穴、督脈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頸夾脊 天柱 風池 曲池 懸鐘 阿是穴
細目六 落枕
(一)治法
疏經活絡,調和氣血。取局部阿是穴和手太陽、足少陽經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外勞宮 天柱 阿是穴 后溪 懸鐘
細目七 漏肩風
(一)治法
通經活絡,舒筋止痛。取局部穴位為主,配合循經遠端取穴。
(二)處方
主穴:肩髃 肩髎 肩貞 阿是穴 陽陵泉 條口透承山
細目八 扭傷
(一)治法
祛瘀消腫,舒筋通絡。取扭傷局部腧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阿是穴 局部腧穴
細目九 肘勞
(一)治法
舒筋通絡。取局部阿是穴為主。
(二)處方
主穴 阿是穴
配穴 手陽明經筋證配曲池、手三里、三間;手太陽經筋證配陽谷、小海;手少陽經筋證配外關、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