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
講生活是為了悟道,講生存是開始體用!
任何不涉及利益的思想推演,那結果一定是幼稚的,任何知識都是“刀”,如果 不去用,它們毫無價值,人的每一次所得,都是他人的失去。
人,
在生活上要修煉佛性,鍛造利器,藏器而動;
在生存上要修煉魔性,與龍蛇為伍,與猛獸潛行。
什么是佛道與魔道?
參禪悟道,可以看見人性的痛苦之處(因其存有巨大漏洞)。
而發現漏洞之后對其展開攻擊,有所得有所成,這就是魔道。
這就好比,一本道德經,全篇講述歸結成一句話:事物存在漏洞。
對漏洞在不同層面展開攻擊,形成了諸子百家,他們均師承老子。
魯先生講“翻開歷史只有吃人二字”。不錯!真實的歷史是由魔道填充的,所謂 G學,脫掉衣服,只有獵殺。
此系列開始入魔,幫助有緣人重構世界,帶著佛性智慧進入獸性本能,建立一整套獵殺方法。
此系列赤裸毀滅三觀,脫胎換骨,謹慎為之,去留隨意!
這第一篇講的是“假象”,這是“入魔”的最基本。
許多人謙虛求進,勤學好問,但一直憋悶至極:有心志也有心智,但不知道怎么施展。
庖丁宰牛之術再怎么學,牛在哪?
很簡單的道理:沒有棋盤,怎么會有下棋一說呢?
人活著要入世生存,首先要知道“棋盤”在哪,是何模樣,這樣才能開始去下棋,這篇講的就是“如何找棋盤”!
沒有棋盤沒法下棋,所以人首先要學會“找棋盤”,無論創業、打工、投資、甚至嫁娶、社交等等,都要找到“棋盤”才行。
生存就是進入一個個棋盤,獵殺就是下棋方法,所謂有所得有所成,就是棋想下到哪步,達到什么結果才會“謝盛”。
想要找到棋盤,就要知道“棋盤構造”,沒有方格,哪會有棋盤存在呢?
所以一定要明白棋盤方格的構造,此構造明白了,你會發現人生處處皆棋局!
棋盤方格的本質在哪?
在于明暗,在于真假,在于人們認知上的時空錯位,這個叫做“假象”,沒有假象就不會有棋局,就不會有殺棋。
下棋拼的就是“真與假”,通過真假去蠱惑對方,誰能迷惑對方,誰能看到棋局真面目,誰就能帶節奏,誰就能掌控棋路。
如果每次對弈雙方,都知道什么是對方的“真相”,就沒有下棋一說了!
俯瞰世間的每一個“棋局”,大部分人都活在假象之中,假象與真相將人區隔成兩個領域,后者是對前者的不斷獵殺。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看到假象,并對假象中人摸清脈絡,洞悉其紋理,自然就有了棋局,這就像是一群獵物等待著被獵殺。
動物界的“智慧”本質上講就是偽裝,通過外飾的顏色、紋理、形態、聲音給敵對方一個假象,以此來掩蓋自身的真實目的,并通過一個“時機”達到獵殺的結果。
這是動物天性,用在人類世界亦是如此,只是人類因有思想,將偽裝變得更為復雜,低級動物的智慧只停留在“實際空間'上的感官范疇里,而人類已經超越了具象,通過“抽象的空間與時間”來達到偽裝,從而展開獵殺。
所以自古“謀略貴周密”,大白話講就是偽裝,玩的就是真假象,只是更高級, 反觀多數人腦子不開竅,僅停留在“動物水平”而已。
這就決定了人生必修心法:一是要研究假象,二要研究假象之中的人。
要心懷感激,要感謝活在假象中的人們,沒有他們怎么會有獵物呢?誰來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呢? 那么假象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制造的?
什么是假象?
思想觀屬于“參禪悟道”,屬于鍛造利器,在里面講過,人性存有巨大漏洞:
1、 人性必須要有一個方向選擇,比如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人心(思想) 是需要一直“動起來”的,不能停下,老子叫它陰陽之變,鬼谷子叫它為開闔命物,人性必須要選擇一個方向行駛,這就產生了所謂價值。
2、 人性都是我執的,會鎖定在一個狹小的“邊界”之中,大多數人都是“眼見為實”,就如低級動物一樣,只相信眼中的固有幻象,固守價值標準,而不會賦予變通去思考真相。
以上兩點合起來就是:多數人都朝著一個錯誤的方向奔跑,卻深以為是極其正確的(對的價值),這就是人們的假象。
清楚假象的根源后,再進步一,假象是如何在人們腦子里產生的?或者講如何觀察假象?
四個字:時空錯位!
時空不同,人們腦子里認知的結果不同。我們先講述正確的時空觀,之后即可明白假象是如何產生的。
空間,也可以理解為利益結構,這樣便于理解,利益結構從何而來?
其是由一個個人構成的,每個人對利益的理解不同,所要不同,集合在一起形成 了利益的結構。
為何每個人會不同? 回到人性漏洞第一點,人的思想是必須要有一個方向選擇,以此來判定對錯,這樣人性才能“不停行駛”,而每個人判定的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價值表現”不一樣,比如有的情大于錢,有的錢大于情。
人對于價值的判斷,最后要歸于道德,因為價值刨到根源在于“對與錯的標準使然”,道德標準建立往往來自家庭,而后是教育,而人大多是我執的,很少有人會“自我教育”(有慧根會反思),將自己鎖定在狹小的邊界內,所以家庭教育大概率影響人的一生,這也是觀察獵物首先要觀察其家庭的本因。
每一個社會階層,都深刻著“道德標準”的烙印,都暗含著其對價值的判斷與理解,這就是群體性。
所以之前文章為何反復講“無我”,講“穿透道德束縛”,講“道德是最高謀略”,因為不這樣就不可能自由穿越階層,看清各種“空間結構”。
那么假象在空間上如何產生?
一是人們都鎖在邊界,都緊束在各自“標準”里;
二是拿著固有標準去判定萬事萬物,就像“拿著尺子測量空氣長度”,這樣一 定會錯位。
比如,你跟他講錢,他跟你講情感;你跟他講國家戰略,他會先入為主一個“我們國家”,并生出一個“敵對國家”,把個人的道德情緒加入其中,這時候就不能再講真相了,講不清楚的。
他是故意的嗎?不是!這些都來自于其真實的“固有標準”。
一個女人說你不愛她,有的理由是沒有一天發10次信息給她,有的是沒有給她買房,這些“標準”可能來自于其影視劇偶像的一句話,也可能是其家庭的一句話,多數人就如此簡單!
無論是財富還是情感,人們在得失、對錯之間一定要有個標準,這些都深深影響著每一次“價值判斷”,這些判斷結合起來,形成群體價值結構,形成一個個“空間”。
人們就如同一個個“提線木偶”,提線就是一個個“標準”,人性很簡單:給個提線就能讓他動起來。
極少數人能活得不像傀儡,跳出標準擺脫提線的人們稱為獵人,繼續被提線操控的木偶稱為獵物。
獵人與獵物的出現,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這個不取決于人的“理想態度”,當 一個人認知達到了,他自然成為獵人;認知上不去,自然是獵物,這是自然之法。
股市的利好與利空,樓市的走強與走弱,情感的真實和虛假,人們怎么看待財富,怎么看待理財,怎么看待職業發展,每一次的“紅利”,每一個沒落的“夕陽”,每一次“機會”等等,甚至每一次起心動念,我們所能直觀感受和接觸到的信息,幾乎都是假象。
穿透假象,背后都是人心,操作假象的都是“道理”,獵物只看見一個個“道理”,而看不見人心!
這世間多數的“道理”都是“提線”,都是假象制造機,為的就是“保持假象的穩定性”。
所以,為何噴子噴人我還很開心,因為他們正在暴露自身的“邊界”,嘴里訴說的“道理”越多,邊界越明顯,這就像是看新聞并不在新聞本身,而是觀察眾生的言論形態,這才是真實的人心。
對于獵人來講,辯論是最無聊的事情,而觀察獵物邊界才是有意思的正經事。
沒有假象,就沒有“空間錯位”;沒有假象,就沒有“價值錯判”,就不會使得“羊入狼羣”。
所以,一個合格的獵人,一定是假象觀察者,每一個個體或集群,他們一張口,一起心動念,就能識別出他們的假象所在,深挖至其根源--價值判斷的對錯之源。
這世間沒什么對與錯,只有形態的變化而已,只有不斷的獵殺而已!
何謂信任?何謂說服?何謂蠱惑?何謂釣餌?
對于獵物,只有附和其價值標準,才能獲得“共鳴”,就像獵人潛伏模仿鹿鳴,只有通過牽引提線,才能擺弄好木偶的行動。
但不要以為你是獵人,就不是獵物,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你的標準就是你的提線,除非你沒有標準。
這就像是在棋盤上以假象去帶對手的節奏,誰的假象更加符合對方共鳴,更 能“說服”對方,誰就能帶領棋局節奏,誰就能廝殺到最后。
而棋局的每一次“說服”,每一次蠱惑,“空間”(對錯與利益結構)的每一 次變化,累積起來就是時間。
空間的變化累積,才能產生了時間的推移。
現代人的情感結構與三十年前的人們就不一樣,財富的認知結構變化也同樣道理,從愛攢錢到不敢攢錢,從票子到金子到房子,空間的變化推動著時間移動, 這個過程伴隨著的是觀念(空間結構)的不斷變化。
多數人只看到變化的結果,以“眼見為實”設定自身的“標準”,而看不見變化的過程,更看不到未來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時間”。
何謂大勢?
大勢有兩層:
一是游戲(棋盤)制定者的人心;
二是空間結構(獵物人心)變化的累積推移。
在神州,第一點很明顯且永遠大于第二點!
也就是說,作為獵人首先要知道,神州“時空”的變化大部分是人為的,通過操 控“空間結構”變化,不斷累積時間變化,如果行駛稍稍偏離軌道,那么就會“扶正”。
大勢只能講這么多,明者自明。
獵人還要知道,空間假象是把人們“往溝里帶”,而收割要靠時間。
在合適的時間點,通過人們的“空間(價值)錯位”,來獲取價值,就是收割。
比如投資,會人為的對土地、戶籍、地產、地段等扭曲“空間結構”,讓大部分獵物錯判,通過時間從而為經濟增長“騰挪空間”。
幾十年前城鎮戶籍的買賣,98之后對于土地的買賣,如今對于城鄉結合部耕地的買賣。
扭曲錯位在前,時間收割在后!
除了 “最大莊家”,“小莊家”也同樣遵循“真假象”這一規律,比如股市。
股市的道理一句話:讓人們活在當下的“空間結構”之中,并信以為真,以此產 生價值錯判,并通過時間來收割。
什么是獵物?
就是:用假象去解釋假象,期望找到真相。
這就是人心!
研究獵物就是研究人心,即可洞悉假象的形態,即可定奪棋盤。
當一個人明白了何謂“棋盤”,何謂“真假象”,何謂“空間錯位收割”,不去相信眼前的幻象,他就已經開始向著獵人轉化!
而研究幻象,研究幻象中人,是獵人每天的必修課,這讓獵人的獵殺水平越來越高級。
研究人心,不僅要研究獵物的人心,更要研究諸多“獵人”的人心,因為后者決定了前者的形態(真相),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人心,大多是由“原有獵人”的獵殺方法造就出來的,這個東西叫做信息輿論,也叫作歷史。
時空的真相就包藏在時空本身之中。
所以,研究人心之時,一定要明白,所謂真實的東西都是假象,而附著于假象之上人心的形態,才是真實。
大道至簡,就如投資之神講的“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獵物的貪婪與恐懼皆附著在假象之上,洞悉這個形態才是真實。
就好比想要利用牧羊犬驅趕羊群掉落懸崖,牧羊犬對綿羊所帶來的恐懼并不是真相,向著懸崖奔跑的形態才是。
沒有貪婪與恐懼(對于錯)的結構錯位,就不會有收割,而獵殺水平在于如何觀察貪婪和恐懼之變化(對錯產生的空間結構)。
所以獵人的功夫,在于研究人性、人心,心中有形態,手中有“提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