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丹培拉繪畫?
油畫誕生前的西方繪畫蛋膠畫,以雞蛋的膠質作為繪畫顏料調配劑的繪畫形式,譯為丹培拉。
丹培拉繪畫作為一種混合畫法,是一種含有水和油混合的乳濁液,肉眼看是不透明。
創作時隨著乳液里水分大量水分的不斷揮發,繪畫材料的干燥速度加快,材料中油分與氧分子發生化學反應,在畫面形成一層堅硬的保護膜,防止繪畫材料脫落。
丹培拉繪畫材料干燥速度快,創作中途落筆后,不用等太久,只需幾秒鐘,畫面的顏色就會變的干燥。
在某種程度上節約畫家繪畫需要的時間,更加適用于多層次反復罩染、深入刻畫與精細描繪。如若作品保存的過程較為完善,許多年作品的畫面還會如最初的畫面效果。
丹培拉一般都被描繪在木板、墻面和山羊皮上。藝術家們在紙上仔細推敲草稿,再將草稿復印在制好的木板上。
繪制時先用褐色畫出物體的外輪廓,然后用直線編織成網狀深入刻畫,而非大塊地平涂。在畫面上必要的地方,還需事先貼上金箔。
藝術家們獲取理想的繪畫顏料并不容易。雞蛋黃易于獲得,并具有良好的粘性,成為藝術家配制顏料的首選粘合劑。
直到200年后,歐洲誕生了真正的油畫,許多藝術家還一直在使用這種技法作畫。
到今天為止,藝術家將蛋膠畫與油畫結合起來,對丹培拉的興趣不減當年。
但丹培拉繪畫由于顏料干得太快,易受潮濕氣候的影響,壁畫很容易霉變脫落。
與蛋膠畫同時期的繪畫,還有瑪賽克壁畫、濕壁畫、干壁畫。
瑪賽克:是一種拜占庭時期盛行的鑲嵌畫,主要是用于制作大型的宗教壁畫。
濕壁畫:是中世紀歐洲教堂壁畫的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用針扎成小孔,留下的圖像輪廓。
6世紀以后,人們開始不在潮濕的墻壁上作畫了,于是出現了另一種壁畫,這就是后人所稱作的干壁畫。
↓加客服微信 uhuayuan3 ,領100G油畫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