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的執行力非常差。
看一本書沒有意志力,一年都看不完一本書。做運動,堅持一兩個月沒有效果就放棄。
報考心理學自考,花兩年的時間,也花費很多的金錢和精力,從南寧到北京上課,考試。每次都臨時抱佛腳,沒有好好看書,結果可想而知,考試沒有及格。每一次看到分數都對自己發毒誓,下一次一定要認真看書,否則我就改姓,可是每一次都做不到,很有挫敗感。
在這種反復循環中,我的生活一成不變。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一些出色的同齡人,有非常高的成就,我深受打擊。為什么同樣的年紀,別人卻這么優秀?
我決定一定要改變現狀,不能再這樣庸庸碌碌的活著。
然后,我參加一個《高效能行動營》的線上課程,我意識到行動力的重要性,而且影響著我們的整個人生,我開始有意識的堅持做一些事情。
當我開始做出行動而不是逃避、懶惰,我的生活有了變化,思維也跟著變化。
我開始把看書放到我的每日計劃里,把每周看一本書設為我的目標,在我醒來,睡覺前,地鐵里,只要有時間,我就看書。在打破一次次懶惰與舊有的習慣后,我看完了第一本書。當時我的心情很振奮,這么多年來都不能完整的看完一本書,我現在能做到,靠的就是行動力。
第一年執行雖然只看了18本書,但是比往年一本都看不完,進步很多。它讓我相信,只要行動起來,你就能改變現狀。
因為看書,而且運用書里的知識,改變了我的生活。
比如看完《斷舍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法》后,我定期整理收拾家里的東西,家里變得比以前干凈整潔。也因此接觸極簡,開始極簡物品,極簡人際關系,極簡信息。生活有了掌控感。
看完《精力管理》,我對精力有更多的認識,開始重視自己的精力,極簡信息,存儲精力;鍛煉身體提高精力;保持愉悅的心情,不消耗精力。精力和時間一樣寶貴,掌控精力,工作質量就會提高。
看完《刻意練習》,讓我知道普通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專注并專業的練習成為行業專家。在我學游泳時,特別有感觸,我一周練習5-7天,每次保持在1.5-2小時之間,而且一周只練習一到兩個動作,比如揮手臂、踢腿。每次練習我都會想到 “刻意練習”,所以,我就更加認真,更專注的訓練。半年時間,我學會自由泳,仰泳,蝶泳,新教練以為我從小就學游泳。
我感受到看書帶給我的好處,也感受到行動的魔力,我開始堅持做一件事情,并朝著目標前進,生活慢慢有起色。
如何開始行動并長期堅持,改變你的生活狀況呢?我分享對我最重要的三點。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因此,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習慣。”
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當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就在塑造我們往優秀的人發展。
如何養成一個好習慣呢?
《微習慣》作者斯蒂芬·蓋斯,在書中提到他曾經很懶惰,后來以每天一個俯臥撐為目標,到慢慢加量,再到后來去健身房鍛煉擁有腹肌,離不開“習慣”二字。習慣很難改變,但是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它就能改變你的生活。
我們需要從一個可以完成的小目標開始,最初,你需要用你小小的意志力,養成一個習慣。過程中你可能會經歷煩燥期,倦怠期,瓶頸期。但是,不要放棄,堅持下去,直到養成習慣。養成習慣后,我們就不再需要消耗我們的意志力,而是靠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完成。
比如,我是如何養成運動的習慣?
如果當天我不想做有氧運動,那么我就換個運動方式,可以做無氧運動,或者去戶外跑步、散步,一切你覺得有意思的,能觸發你運動,都可以去做,只要能例行完成任務,養成習慣。
又比如看書,如果你現在看的書,看不下去,就換一本書來看,換個你感興趣的書,這樣才能堅持下去。
以終為始,要事第一是《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里,最重要的個人成功的習慣。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再設定我們的目標,然后把大目標拆分到我們的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再到我們每一天需要完成的目標。
史蒂芬·科維把我們一天做的事情為分為4類。
第一:重要、緊急的事情。第二: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第三:不重要、緊急的事情。第四: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我們也叫它:時間管理四象限。如下圖:
如果你把時間都放在第三象限:不重要、緊急的事情,比如,微信消息,不重要的電話來電,突然來訪的親戚朋友等,你的一天就會很忙碌,但是又覺得很多事情沒有做完。
如果你把時間放在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玩游戲,看新聞,聊天等,那么你就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娛樂完也就完了,純屬浪費時間。
如果你把時間放在第一象限:重要、緊急的事情,比如deadline,需要馬上提交的報告,論文,作業等緊急事情,這個象限最好越少越好,很多第一象限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在第二象限時沒有很好的利用。
最后一個是最重要,也就是我們最應該花的時間,第二象限: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之所以不緊急,是因為這個象限沒有截止日期,但是它卻很重要。比如,看書,健身,寫作,提升一項技能。需要我們長期堅持去做,短期內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也不緊急。但是從長遠來看,它能影響我們的整個人生。
我們一天的時間,應該按照時間的4個象限,區分輕重緩急,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優先排序,先做最重的事情。
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每天會有2-3個任務要完成,聽力練習、背單詞、視頻學習。每天早上去上班之前,我把最重要的聽力練習完成,大概花費1-1.5小時。起床之后,不刷手機,只做聽力練習。下班之后,做完運動吃完晚飯,我再背單詞,大約需要1個小時,如果時間還早,我再做英語視頻學習。
學習英語有3個主次之分的任務,一天的時間,也有主次之分,先把學習英語的任務完成,再去打掃衛生,整理家務,回復信息等一些不需要太多精力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先完成,就不會被瑣碎的事情占用時間和精力。
我在執行計劃的時候,會提前列好一周的計劃清單。列好計劃能節省我們大腦的意志力,不需要大腦處理很多信息。
生涯規劃師極簡丹在一次網課分享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SMART原則,也就是說我們的計劃必須是具體的,可以衡量的,可以達到的,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確定什么事可以做,做多長時間,這樣才可能達到目標。
合理的計劃能讓我們按時完成任務。
執行計劃時,結合GTD (Get Things Done)時間管理方法。簡單說明一下這個概念:人的記憶和注意力集中是有限的,沒法同時記著很多事情,做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工具和方法幫助你,可能重要的事情到后來你才發現沒有分配足夠的時間做好,不重要的事情做了一堆。我們的資源往往不夠,才需要GTD,GTD催促你趕快完成。
復盤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每個周末復盤一周的完成度,結合之前的計劃清單,檢查完成效果。
復盤的意義是讓我們知道我們所做過的事情,進度如何,吸取好的經驗,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計劃和復盤,使我們的目標更明確,有動力去執行任務。
我現在的執行力比以前強很多,就是因為我給自己設定目標,馬上行動,養成習慣,并堅持去做。
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一書中,里面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他說:“判斷一個人的執行力強大與否,就看他在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是否能持續去做…….”做得不好,也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才會達到目標。
每個人都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只要你為你的目標,每天行動一點點。
P.S. 2020年,還剩3個月03天,你打算實現哪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