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在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有些人以此為座右銘,對別人談論: 你看,佛都說了,唯我獨尊,那我必須要特立獨行,我不管別人,自己活的好好的。 這樣,別人一做點什么,就覺得是打擾了自己。 別人一說什么,就回過去,你不懂我。 然而,這里的我,并不是指這個肉身的小我。 是所指一切眾生,佛是站在一切眾生的角度才說唯我獨尊的,并不是在夸贊自己,突出自己,而是要表達命由我造之意。 命運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的,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由此,做你自己,并不是說孤僻、奇怪、另類到極致,相反,是在人群中,和而不同,細水長流。 眾生因剛強不同的性情,故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示現。 表現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執,我執深重的人,看不見別人,滿眼都是自己,愛恨都是自己。 我們不都是藝術家,不是需要將自我發揮到極限的人。 我們需要如常的生活,別遇到一點小事就心驚肉跳,總愛以我這個字表達一切觀點,久而久之,你的世界就封閉了。 甚至,永遠讓別人去遷就他,順著他,一時可以,但時間久了,很容易與人相處不和。 許多人,喜歡也想要擁有好人緣,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我多去掉一點嘛。 并且,也并不妨礙你獨處和自洽,只要掌握好度,是很舒服的。 去掉的越多了,考慮對方也多了,漸漸的我執就少了,與你認識的人,歡喜越來越多。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強勢的人因為聽不進去別人的忠告或是意見,一意孤行造成許多損失,也是因為我執太多的緣故。 這時候,老天就給你安排更強勢的人、事去渡你。 打不開心,外面什么都進不來,煩惱也只能憋在心里,怎么辦? 這就是讓你通過這個機會放下了,再執著,身體就可能生病了。 你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心里真的有沒有別人,還是只有自己,裝不出來,其實真的顯而易見的,真的在別人眼里是一清二楚的。 把自己放在了后面,把要做的事放在了前面,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事就一定能成功。 論語說:“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思是,孔子的形象是溫和而嚴厲的,威嚴而不兇猛的,謙恭而安詳的。 面對自己認可的人與事時,孔子是溫和的。 當事情有悖于原則時,當嚴厲則嚴厲。 在與外界相處時,要圓,要適時地收起棱角,以和氣待人。 在原則問題上,要方,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以硬氣示人。 佛法修行最重要的是智慧。 為人處事,要心正心直,這沒錯,但是如果不分場合的直言不諱,導致煩惱不堪,好事變壞事。 甚至仇人相對,這個人就是缺乏善巧方便,沒有智慧了。 去除我執的過程,可以說很痛,就像一顆鋒利的石頭,打磨成外圓內方。 它基于粉碎你過往的一切,和你牢牢建立的認知、世界觀,頑固思想,有些人是表面去掉了,但內心實則遇事又反彈回來。 但若是你立下心愿,想要改變自己,想要人緣好,貴人多,一定要這樣做。? 不能真正的格式化自己,也必然繼續體驗當下的境地,一切皆由自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