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嘴里長了泡泡,擔心是手足口病,帶孩子去醫院問診,前一個醫生說是手足口,另外一個醫生又說是皰疹性咽頰炎。到底是哪一種疾病呢?應該如何辨別?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均會出現發熱、口腔內皰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癥狀,兩者極為相似。 手足口病,國家把它列為法定傳染病。 2008年安徽阜陽出現了群體的,由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并出現了死亡病例。大家對手足口病關注比較多,國家對整個疫情的控制上跟非傳染病有很大不同。
如何區分這兩種疾病
劃重點:
皰疹性咽峽炎僅咽喉部分有皰,而手足口病不僅咽喉有皰,手腳,甚是臀部、大腿內側、會陰部、膝、肘等部位也會有皰,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點擊可放大查看
手、足、口腔出現紅疹或皰疹潰瘍。手足的疹子在掌心和足心相對多,手臂和足背相對少一些。口腔的皰疹和皮疹,主要集中在靠前的位置,比如口唇的位置,接近齒齦的地方,口唇的內側。
有的孩子還會出現屁股上的皮疹。有的孩子會伴有發燒,精神有點蔫,一般發燒度數不高,熱程也不長,一天左右。
臨床中也有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這種的表現:持續高熱不退,病情迅速進展,出現一些神經系統的癥狀,非常危重的會出現死亡的病例。這也是手足口病的異型。
皰咽的臨床特征,跟手足口差別比較大。
皰咽的典型癥狀:初期往往沒有皮疹,經常是高燒起病。孩子不知道是什么緣故,突然就高燒,燒到39度40度都是很常見的。同時或隨后出現咽頰部的皰疹潰瘍(嗓子眼兒,咽喉部位),持續兩三天,然后逐漸消褪。
兩種疾病如何護理
得過一次 ≠ 終身免疫
由于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不是單純某一種病毒,而是一組病毒,所以得過一次并不會終身免疫。因為這次感染的可能是這種病毒,下次就會換另一種病毒,也就是說同一患兒可重復多次發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醫生主要是在孩子發燒的時候,開一些清熱利咽的中藥。手足口大部分病程都是很輕的,有時候不用任何藥物,在家休息幾天就好了,家長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孩子呈現出高熱不退,精神不好,或者孩子整體狀況突然不好,一定要帶孩子盡快就診,最好到傳染病醫院或者專門的兒童醫院就診。
最初高熱時候,一定要盡可能地退燒。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讓孩子在情緒還耐受的情況下,多喝水。
在水的選擇上,給孩子喝白水好一些,特甜的水對咽頰部有刺激。像西瓜汁、橙汁,孩子喝起來都非常困難。另外也可以給孩子喝點梨水或者蘋果水。
飲食盡量選擇流質。比如奶,很稀的粥都是可以的。
Q:針對咽頰部的皰疹,家長要不要噴點藥呢?
A:一般皰咽的孩子,嬰幼兒比較多,給他噴藥,孩子會比較抗拒。這種情況就不強迫了。因為孩子哇哇大哭,再噴藥,作用也不會很好。
Q:同樣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皰咽,為什么有的孩子癥狀輕,有的卻很嚴重呢?
A:和個體的體質和免疫力有關,和孩子目前的身體狀況有關。因此保證孩子身體狀況好,多喝水,保證休息,活動適中,不要進食多蛋白質和多油的食物,保證每日大便,這是讓孩子身體狀況好的必備條件。
如果孩子吃東西、喝水都很困難,尿量也不夠,也可以考慮給孩子喝一些運動飲料,這種飲料味道不是很甜很酸,里面有一些電解質和糖可以維持孩子的基礎能量。
兩種疾病如何預防
?幼兒園晨檢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手段。這能減少孩子交叉感染的情況。
?如果班里出現了手足口或皰咽的孩子,這個小孩用過的衣物被褥都要清洗曝曬,小朋友玩過的玩具,碰過的桌面,接觸過的物品要消毒。
?老師和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育,督促孩子勤洗手。
?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