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談到這位國醫大師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張一帖”。
話說,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度鎮定潭村,有一個世醫家族姓張,張家人從宋朝起就開始行醫治病救人,到了明代傳人張守仁時,因為一款祖傳末藥“十八羅漢”揚名,而且張守仁對治療急性熱病、內科疑難雜癥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劑)藥而愈,因此被老百姓們稱為“張一帖”。
此后,經過400多年的歲月浮沉,“張一帖”一直被張家后人傳承,并在2010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李濟仁老師,是張家的女婿,既是“張一帖”的第十四代傳承人,也是首屆國醫大師、皖南醫學院終身教授。
既然出身于世醫家族,自己又是醫生,李濟仁老師應該沒有“三高”吧?
那你可想錯了,因為,醫生也是人,也會有不注意身體的時候,所以也會生病。
2
40歲時高血脂,50歲時高血壓、60歲時高血糖,1931年出生的李濟仁老師,“三高”之路是十年一個節點。
不同的是,李老師會根據身體健康的變化而調理,于是,一杯只有四味藥的藥茶,李老師堅持喝了幾十年后,成功逆轉“三高”,如今李老師已經90歲,但是沒有受到“三高”并發癥的影響,依然行動敏捷、思維清晰。
在接受CCTV的采訪時,李老師公開了自制藥茶的配方:
黃芪10克—15克,枸杞5克—10克,黃精15克—20克,西洋參3克—5克。
以上四味藥一起放入保溫杯后,倒入開水,燜5—10分鐘即可。喝完了再加開水泡。
這杯藥茶,從早上喝到晚上,再把杯里的枸杞、黃精、西洋參都吃下去。李老師基本上是每天都喝這種藥茶,堅持了幾十年。
以上是這杯藥茶的基礎配方,加減法則是:
血脂高,加葛根15克、澤瀉8—10克。
血壓高,加生杜仲、菊花,平時少吃紅參。
3
李老師的這杯藥茶,配伍很有意思。
恰好,我這周開始用九蒸九曬的黃精給自己和家人調理身體,所以也談談我對李老師這杯藥茶的看法。
黃精:
“詩圣”杜甫曾經在《丈人山》一詩中提到黃精:“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從中可以看出黃精在補氣血上的給力功效。
黃精是藥食同源,是有名的“仙人余糧”(顧名思義,這里我就不多解釋了)。
在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提到黃精具有輕身延年、抗衰養生、悅澤顏容的功效。
而且,經過現代科學的研究,黃精可以改善記憶力和癡呆,護肝養腎,降糖降脂,既能補氣又能補血。
黃芪:黃芪不僅對高血壓和低血壓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而且也有降糖的作用。
枸杞:這是大家熟知的了,補腎明目,但不能久煮,所以泡茶最好。
西洋參:具有清虛火、扶正氣、抗疲勞和降三高的功效.
用中醫理念養生和保健,貴在堅持。
祝各位走過路過的同學們,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茶飲后,堅持就是勝利。
撰文:李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