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打坐可以修身養性,但說到坐,你確定自己真的會坐了嗎?特別是在練習瑜伽坐姿時,很多人時間一久就會感覺身體酸麻脹痛,從而對瑜伽坐姿練習產生退卻之心,但要知道量是需要積累的,而在最初練習時,最好以“短時多次”最佳,然后在這過程中慢慢體會到打坐的額樂趣,今天分享一下6種基礎瑜伽坐姿,學好了,有益身心喲!
01、簡易坐姿
簡易坐是一種舒適安全的坐姿,適合瑜伽初學者。這個坐姿有利于膝蓋、腳踝等關節的健康。它能增強兩髖、兩膝、兩踝的靈活性,補養和加強腿部神經系統,減輕或消除風濕和關節炎。
練習方法:
坐在地上,兩腿向前伸直,彎起左小腿,把左腳放在右膝下或右大腿下,彎起右小腿,把右腳放在左膝或左大腿下,如果可以,請盡量將腳心向上,雙手十指向下,掌心輕放在兩膝之上。
02、至善坐姿
金剛坐,又稱“正跪坐式”或“鉆石坐”,是練習者要掌握的另一個重要姿勢。如果其他坐姿坐久了感到腿麻痛難忍,即可換成跪坐,可以緩解疼痛。此外,這個坐姿還能幫助腸胃系統及消化系統順暢排氣,強健脊椎周圍核心肌群。
練習方法:
屈膝右腳跟抵會陰處,左腳跟疊于右腳跟上(也可放在小腿上),背部挺拔,山式站姿上半身。
03、半蓮花坐姿
半蓮花坐式瑜伽中最好的坐姿,是從簡易坐向蓮花坐的過渡形式,適用于柔韌性還不夠好的人。從瑜伽的角度來看,這個坐姿極適宜呼吸、調息練習和冥想。它能放松腳踝、雙膝和雙腿肌肉,鍛煉膝關節,防止老年脫臼、關節炎和風濕痛。
練習方法:
屈右膝,右腳放于左大腿下,屈左膝,左腳放于右大腿根部之上,雙膝向兩側墊面靠近,最好能壓實墊面,雙手背輕放雙膝上,山式站姿上半身。
04、全蓮花坐姿
全蓮花坐式瑜伽中最重要和最有用的體位法之一,是最佳冥想坐姿。蓮花在梵文中象征著純粹的美。這個姿勢極為適宜做呼吸、調息練習和冥想,對患有神經和情緒問題的人有益。此外,還能調整骨盆位置,防止內臟器官下垂,美化腿部線條,使雙腿更加靈活、柔韌。
練習方法:
屈右膝、右腳背放左大腿根部上方,屈左膝,左腳背放在右大腿根部上方,雙膝盡量貼向墊面,雙膝下沉,山式站姿上半身。
05、金剛坐姿
至善坐被認為是瑜伽中重要的坐姿之一。瑜伽認為人身上有七萬二千條經絡,我們的生命之氣就在這些經絡里流通,而至善坐有助于清理這些經絡,使之暢通無阻。經常練習至善坐,能補養和增強脊椎的下半段和腹部器官,還能防止和消除兩膝和兩踝的僵硬、強直等。
練習方法:
屈雙膝跪于墊面上,膝蓋、腳面貼地,臀部坐于腳跟上,尾骨稍稍向下收,山式站姿上半身。雙膝并攏,兩大腳趾并攏,腳跟微分,雙手結禪定手印,放于體前。
06、英雄坐姿
倘若練習者覺得盤坐比較困難,那么英雄坐坐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能減少腿部脂肪,緩解膝部因通風和風濕癥而引起的疼痛,促使形成正確的足弓度。它還能按摩盆腔器官和強健脊椎,使心里寧靜平和,如果在飯后練習,它還可以加強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
練習方法:
雙膝并攏跪立于墊面之上,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臀部向后坐在兩腳之間的墊子上,腳后跟夾緊臀部。腳背痛的朋友,可以在臀部墊毛巾或者瑜伽磚,腰背挺直,雙肩放松下沉,雙手放于雙膝上。
以上這6種坐姿,人人可以練習,即便是從60歲開始。坐姿練得不僅是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把僵硬的胯部打開,從而使血液循環更為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