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游給您提個醒,燒傷與自救,中毒.催吐為先】
巧用蛋清解藥物中毒
隨著大家保健意識的增強,一般家庭都會備用一些常用藥物,但“是藥三分毒”,藥物可以治病,亦可致病,若誤服、錯服甚至有意超量服用,往往會對服用者造成很大傷害,甚至危及生命。若在家中發生藥物中毒,該采取哪些應急措施呢?
1.根據中毒反應和中毒者身邊、床頭存留的藥品包裝和剩余藥物,判斷服用藥物的種類和數量。若病人清醒、配合,應仔細詢問。
2.若病人出現不適反應或超安全劑量服用,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采取緊急措施:催吐、洗胃、解毒。
(1)催吐:用筷子、勺子等刺激咽喉部,使其嘔吐。
(2)洗胃、解毒:一般在催吐后,馬上讓中毒者喝溫水500ml,然后再用催吐法將其胃內容物吐出,如此反復。常用的洗胃液有:清水、淡鹽水、高錳酸鉀溶液(1:2000或1:4000)、淡肥皂水、2%蘇打水、茶水等。綠豆水、面糊、蛋清水、豆漿、牛奶、米湯等也可用來做洗胃液。根據致毒物質不同,應選擇不同的洗胃液:
①強酸中毒:不宜洗胃。可用弱堿性藥物(碳酸氫鈉類堿性藥物除外),可飲蛋清水、牛奶、植物油類等。
②強堿中毒:不宜洗胃。可口服食醋等淡酸性劑(碳鹽類中毒忌用),也可服用蛋清水、牛奶、植物油類等。
③有機磷中毒:用肥皂水、1%一5%蘇打水、淡鹽水等洗胃。敵百蟲中毒忌用堿性液洗胃。
④安眠藥類中毒:用溫水、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⑤酒精中毒:用溫鹽水、高錳酸鉀溶液洗胃,也可口服醋等。
⑥若服用藥物無法查明:可用木炭或饅頭燒成炭研碎加濃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到解毒作用;或用清水或淡鹽水(1%。2%氯化鈉)洗胃。
(3)導瀉或灌腸:口服硫酸鎂20~30克或中藥大黃6克導瀉,或用1%鹽水、1%肥皂水灌腸,可延緩或減少毒物的吸收。
(4)若中毒者已昏迷,應取側臥位,以免嘔吐物和分泌物誤入氣管而窒息。
小貼士
救生錦囊:在護送中毒者去醫院的途中,應繼續進行洗胃、催吐。
食物中毒.催吐為先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細菌性或化學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誤食了本身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食物中毒的特點是潛伏期短,突然地和集體地暴發,多數表現為腸胃炎的癥狀,并和食用某種食物有明顯關系。發現食物中毒,切莫慌張,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減輕中毒反應、控制中毒范圍。
·呼救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到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
·催吐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用手指摳喉嚨引起嘔吐,盡快排出毒物。臥位病人嘔吐時應使其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因誤吸而發生窒息。
·補液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腹瀉可使人體水分大量散失,造成脫水,尤其是兒童及青年病人,若補液不及時極易導致休克。
·報告及時報告當地的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部門,采取病人嘔吐物、排泄物等標本,以備送檢。
·保護現場發生食物中毒,應封存中毒的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對已售出的應及時追回,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毀。
·消毒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以免擴大中毒范圍。
小貼士
救生錦囊:
反復嘔吐和腹瀉是機體排泄毒物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出現食物中毒癥狀24小時內,不要擅用止吐藥或止瀉藥。
燒傷與自救
燒傷包括四種:一是熱力燒傷,二是化學燒傷,三是電燒傷,四是放射燒傷。
在日常生活中,熱力燒傷是最常見的。熱力燒傷現場自救最基本的要
求:
1.迅速脫離熱源,脫去燃燒的衣服或用水澆滅身上的火,緊急情況下可就地打滾以撲滅身上的火苗。
2.若難以脫離現場,可以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氣體吸人,保持身體的低姿勢,盡量靠近可以透空氣的門窗。
3.小范圍的局部燒傷,可以用涼自來水沖洗或用井水浸泡,在可以忍受的前提下,水溫越低越好,這樣可以迅速降溫,減輕燒傷程度,也可以清潔創面,減輕疼痛。
4.如果出現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將泡皮撕去,用干凈的毛巾、被單等包敷,避免污染。
5.嚴重燒傷病人,原則上應以就地治療為主,避免轉送途中治療不及時而造成死亡。
出門旅游給您提個醒
暈車——多聊天
旅游前的夜晚要有充足的睡眠;旅游當天上午不要吃得太飽;乘車前半小時服用乘暈寧(茶苯海明)等藥物;最好坐在車輛的中部,靠近窗口;同時,可以與大家一起聊天,分散注意力。
低血糖——含糖
血糖偏低的乘客最好提前自備一些葡萄糖粉或隨身攜帶糖果、朱古力、餅干等,一旦出現低血糖征兆如自覺頭暈、胸悶、全身無力、出冷汗等,應立即口服含糖成分高的食物或飲料,最好是熱飲,沒有的話可用白開水或熱牛奶等代替。
鼻出血——捏緊鼻孔
用于凈的棉花、紗條或布條,填入鼻腔內,要稍微用力緊塞,如果蘸些腎上腺素、麻黃素或云南白藥則更好;同時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布塊敷在前額部、鼻背部和頸部兩側;如果沒有填塞物品,可以嘗試用拇指和食指緊緊捏住鼻孔,要稍用力,5—10分鐘,一般能自止。
急性腸胃炎——飯前多吃大蒜
出現嘔吐、腹瀉和劇烈腹痛多是由于旅途中食用的食物或飲水不潔造成的急性腸胃炎。可口服痢特靈、黃連素或氟哌酸等藥物。飯前多吃些大蒜可起預防作用。
膽絞痛——少吃高脂肪食物
旅途中若攝人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有膽道疾病史的人容易誘發急性膽絞痛。發病時應平臥,用熱水袋敷于右上腹部,如不緩解就要到醫院對癥治療。
文章來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