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于其中的'三姓家奴'呂布,印象深刻。
這種毫無忠誠度,有奶就是娘的武將,就算是再英勇善戰(zhàn),也會為人所不齒,遭到大家的唾棄。
而今天我們所講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俗語,'一家不容三姓人',其實也是說的古人對我們的告誡。
那么這句話里所說的'三姓'到底是指的哪'三姓'呢,跟呂布的綽號是不是一樣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般家庭里面,如果出現(xiàn)三種姓氏的情況,大致是有兩種。
第一個是因為重組的家庭,丈夫、妻子和孩子都不是同一個姓氏。
而第二種,則是婆媳一起住的家庭,也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我們可以先講一講第一種,就是離婚之后重組的家庭。
這里古人的意思其實已經(jīng)說得非常的直白了,就是家庭最好不要離婚之后再重組。
帶著孩子結(jié)婚,尤其有可能產(chǎn)生很多的矛盾,很多的古語當(dāng)中都可以看得出來,后爸或者后媽都不是那么好當(dāng)?shù)摹?/p>
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因為緣分而走到了一起,就應(yīng)該相濡以沫,白頭偕老,而不應(yīng)該朝三暮四,隨便的就放棄自己的婚姻。
古人有云,'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其實就是說的對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視,這一點從古到今其實在大家的眼里都非常的重要。
雖然說重組的家庭并不一定就不會幸福,可是這個需要夫妻雙方都要有非常高的素養(yǎng),并且相互包容,把對方的孩子當(dāng)成是自己的一樣看待,視如己出。
所以,從幾率上看就會非常的小,古人這里說的是一般的情況。
而第二種情況就是婆媳一起住的家庭。
其實這也是不用我多說了,現(xiàn)在的很多電視劇里其實就有非常多的演繹。
如果你是一個已婚的男人,那么我相信你肯定已經(jīng)深刻的體會到,為什么不要讓婆婆和兒媳婦住在一起了。
可以說80%的婆媳矛盾,都是因為距離太近造成的。
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紀(jì),就應(yīng)該分家,自立門戶,這也是從古到今老祖宗們所總結(jié)出來的道理。
雖然說文明發(fā)展了這么多年,血緣關(guān)系依然是最重要的紐帶,可是血緣關(guān)系也有遠(yuǎn)近親疏之分。
母子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就算是有了矛盾,也能夠很快的和好如初,但是到了婆媳之間的矛盾就沒有那么容易解決了,因為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只是因為丈夫而連接在了一起。
所以你會看到,有的時候婆媳之間的矛盾可能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爭吵和磨合才能夠變好。
更何況有一些婆媳矛盾,一鬧就是一輩子,甚至?xí)屇腥俗兂蓨A心餅干兩頭受氣,嚴(yán)重的還會老死不相往來,真的會讓一個家庭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所以這句老祖宗留下的經(jīng)營家庭的俗語,其實非常的簡單實用,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一方面,它提醒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婚姻,不要喜新厭舊,應(yīng)該要多一份包容和理解。
另一方面,它也告訴了我們的婆媳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如果想要婆媳關(guān)系好,那么就盡量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條件的話還是應(yīng)該盡量分開住,對彼此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