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翱
滿庭花落迷行路,繞院泉聲寫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門深處鳥關關。
(1)這首詩寫出了朋友幽居之處的哪些特點?(2分)
答:
(2)這首詩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4分)
答:
10.(1)(2分) 答:落花滿徑、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鳥語聲聲
評分細則: 2分。花,山,泉,鳥語,答出一點不得分,兩點得1分,三點給滿分。
(2) (4分)答:對尋訪不遇的遺憾惆悵之情,對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評分細則:4分。劃線處各2分,意思對即可。如第一點表達為“失望”,第二點表達為“希望隱居”等,應當給滿分。
【2016·四川省遂寧卷】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作答。(6分)
夜雪①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注釋】①本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詩人當時45歲, 因上書論宰相遇刺事被貶江州任江州司馬。
(1)本詩題為“夜雪”,作者是如何生動傳神地描寫夜雪的? (4分)
答:
(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2016·四川省南充卷】
12.詩詞賞析。(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上闋四句中有兩句通過人物外在行為來寫主人公的內心哀愁,請找出來。(2分)
答:
(2)“風住塵香花已盡”這一景物描寫在詞中有何作用?(3分)
答:
12. (1)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2 分) (2)交代季節特征,渲染凄婉氛圍,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經過去,為全詞奠定感情基調(3分,意近即可)。
【2016·四川省宜賓卷】
(二)詩詞賞析。(5分)
11.閱讀下面古 詩,完成(1)-(2)題。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1)“簾旌不動”“夕陽遲”,各是什么意思?請簡要回答。(2分)
答:
(2)“白頭吊 古風霜里”一句中“風霜”一語雙關,請分析雙關的具體內容。(3分)
答:
(二)11.(5分)(1)簾旌不動,酒店或茶館的招子靜止不動(表明湖面風平浪靜)。(1分)(“簾旌”解釋為“招牌或幌子”,也可)
夕陽遲:夕陽慢慢下沉(提示著傍晚的安寧)。(1分)(意思相近即可,若考生答括號的補充內容,不扣分,共2分。)
(2)“風霜”既指秋色濃重(1分),又與自己的“白頭”互相映襯(1分);又暗喻政治局勢之嚴峻,一語雙關(1分)。(意思接近的,酌情給分。共3分。)
【2016·四川省廣安卷】
12.古詩鑒賞(4分)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發揮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所展現的畫面。(2分)
答: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答:
12.古詩鑒賞(4分)(1)梅子成熟的季節,在鄉村的夏夜,點點雨滴敲打著屋檐,長滿青草的池塘傳來陣陣蛙鳴(圍繞“時節,時節、雨夜、池塘、蛙鳴”展開合理想像組織語言即可)。(2分)(2)寂寞(2分)
【2016·四川省達州卷】
13.詩歌鑒賞。(5分)
【甲】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①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汨。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乙】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注釋】①淳熙二、三年間(1175-1176),詞人提點江西刑獄,駐節贛州,這首詞正是詞人在此時書于造口璧的。“蓋南渡之初,虜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不及而還,因此起興。”
(1)【甲】【乙】兩詞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請談談對“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理解及其所蘊含的深刻哲理。(3分)
答:
【2016·四川省雅安卷】
21. 選出對下面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3 分)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感情強烈, 情景兼具, 含蓄蘊藉, 耐人尋味。
B. 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 人煙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 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C. 這首詩的頸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欣喜愉悅之情, 尾聯則寫出了詩人憂憤之深。
D. 全詩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 保家衛國的感情。
21. ( 3 分) D ( 全詩表現了作者感時恨別, 憂國思家的感情)
【2016·四川省巴中卷】
(二)古詩詞賞析(4分)
14.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全詩圍繞“ ”字來寫,熱情贊美了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 的氣勢。(2分)
(2)詩歌的最后兩句被譽為千古名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016·江蘇省無錫卷】
(二)(4分)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上聽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釋:①這是李白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詩人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1.閱讀上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4分)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詩人哪些情感?(2分)
答:
(2)三、四兩句運用了哪一種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二)(4分)11.(4分)(1)表達了作者被流放后的憤懣痛苦,對家人的思念,對國事的關切、對往事的回憶、對朝廷的眷戀。(每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2分)(2)想象(借景抒情、虛實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紛紛飄落的景象表達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2分)
【2016·江蘇省蘇州卷】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5-7題。
破陳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5.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所展現的畫面。(2分)
答:
6.本首“壯詞”以“可憐白發生”結尾,這是運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7.下列詩句中,哪一項與“夢回吹角連營”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最接近?( )(2分)
A.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晏殊《玉樓春》)
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C.五更歸夢兩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黃庭堅《思親妝州作》)
D.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 示例:戰馬奔騰,像“的盧”一樣飛馳而過,雷聲陣陣,原來是放箭的弓弦發出的聲音,比人心驚不已。(2分)6.對比,抒發了詩人壯忐難酬的悲憤。(2分)7. D(2分)
【2016·江蘇省南通卷】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6~7題。(6分)
晝居池上亭獨吟
【唐】劉禹錫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
法酒①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②已息,幾杖復何銘③。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規格釀造的酒。②機:心意,心愿。
③幾杖……銘:給幾、杖作銘文(含自警或勸誡意)。
6.這首詩抒發了劉禹錫________、______的心緒。(2分)
【參考答案】不被重用的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
【試題解析】“心緒”即心思、心情。其實是一個范圍較大的詞語,答題時要仔細推敲。同時,要注意“獨吟”“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清琴”“已息”等詞的內涵,還要對劉禹錫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晝居池上亭獨吟》應該抒寫的是作者對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和保持高尚節操的情懷。
7.詩人“閑想鶴儀形”,他心中鶴的形象與下面第(1)聯還是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相似?請結合本詩頸聯或尾聯,說說你的理解。(4分)
(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2)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白居易《池鶴》)
【參考答案】與第(2)聯鶴的形象相似。“閑想鶴儀形”中的“鶴儀形”指君子的儀形,表達了作者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聯“浩然機已息,幾杖復何銘”做達觀之語,正好與“鶴儀形”相契合,表明不失為君子風度。白居易筆下的“池鶴”也是這樣一個堅守君子風度的形象。
【試題解析】這一題是前一題的延伸。首先我們要知道“閑想鶴儀形”中的“鶴”是怎樣的形象:品德高 尚、卓然不群、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而“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表現了鶴不事權貴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風姿,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仕途沉浮、官場黑暗的厭倦和無奈。比照詩歌“獨吟”“靜”“閑”“息”“清琴”等詞的語境,“閑想鶴儀形”應該與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更接近、更相似。
【2016·江蘇省泰州卷】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第7題。(6分)
山中(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登樓(韋應物 ①)
茲樓日登眺,流歲暗蹉跎。坐厭淮南守 ②,秋山紅樹③多。
【注】①唐代山水田園詩人,身居官場,常懷歸隱之心。②守,擔七任太守。③紅樹,只是滿樹紅葉。
7.(1)“坐厭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官場的厭惡;《山中》一詩中也屬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1分)
(2)結合全詩說說,你對“流歲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
(3)下列詩句,借葉所表達的情緒與“秋山紅樹多”表達的情緒不相近的一項是( )(2分)
A.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宣宗宮人《題紅葉》)
B.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C.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D.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答案】 (1)萬里念將歸 (2)“流歲暗蹉跎”指時光白白流逝,詩人登樓遠眺,感慨時光虛度,為下文抒發厭棄官場,向往自然的情懷作鋪墊。(3)B
【解析】第(1)題屬“鑒賞技巧”題,考查古詩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間接抒情。(《藍皮書》第179,377頁都提到)直接抒情就是作者直接抒發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
第(2)題“分析作用”題,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思考。內容方面,從詞句的意思入手,思考詩句表現的情境、情感等。結構方面,主要思考與前或后句的關系。
第(3)題本質是“透視情感”題。“秋山紅樹”表現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向往。A中借“紅葉”表現宮女對自由、對幸福的向往(《藍皮書》229頁)。B“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一句通過黃葉的翻飛飄零,慨嘆自己的羈旅之情與思鄉之愁(《藍皮書》197頁和229頁都有涉及)。C用襯托的手法,明寫荷葉,實則為了襯出人之美,表現的江南水鄉的人情風俗的喜愛和向往。(《藍皮書》221頁)D借寫楓葉,表現對紅葉的喜愛和贊美。B不同于其它,所以應選B。
【2016·江蘇省徐州卷】
(二)古詩詞鑒賞。(3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
A.這首詞從題材、情感、藝術形象、語言風格來看都是粗狂、豪放的,體現了蘇軾豪放派的詩詞風格。
B.詞的上闋展現出人數眾多、裝備齊全的壯觀的狩獵場面,突出表現了作者的“狂氣”。
C.“何日遣馮唐”一句采用馮唐持節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痛恨和憤懣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馳騁沙場為國御敵的壯志,抒發了關懷國家命運、報效國家的愛國情懷。
【參考答案】C
【試題解析】“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痛恨和憤懣之意”是絕對沒有的,是蘇東坡想都不不敢想的,那可是抄家滅族的罪名;除非是對別的王朝。稍微對封建王朝有點了解的人都不會選錯的。好意提醒一下: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后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蘇東坡差一丟丟就廢了。
【2016·江蘇省淮安卷】
(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5-6題。(6分)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5.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6.請說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蘊含的人生哲理。(3分)
答:
5.這是一首紀游詩,圍繞“游”字層層展開,記錄了詩人罷官歸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賞的經歷,反映了農民們渴望豐年的心愿,表現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喜愛和贊美。
6.說明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們要有樂觀主義精神,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
【2016·江蘇省宿遷卷】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5分)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這兩句詩所寫景象。(3分)
答:
(2)全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
答:
5.(1)詩句巧用比喻的修辭,把烈日照耀下的晶瑩透澈的水面比作水晶簾,調動了視角和嗅覺等感官,動靜結合。風拂過,水晶一樣的簾子輕輕晃動。薔薇花開滿了薔薇架,滿院都可聞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2)全詩體現了詩人悠閑自在的心境。
【解析】第(1)題考查詩歌的描寫特點以及詩意的理解。描述詩意,要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
適當地聯想和想象,要用描述的語言。第(2)題考查詩歌的主旨。分析詩人的心境要聯系詩歌具體的內容。此詩寫夏日風光。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當人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形象。
【2016·江蘇省連云港卷】
(一)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7-8題。(5分)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7.賞析“月如鉤”中“鉤”字的妙處。(3分)
答:
8.“剪不斷,理還亂”以絲喻愁,寫出了離愁怎樣的特點?(2分)
答:
(一)(5分)7.(3分)運用比喻,形象地將殘月比作玉鉤(1分),渲染孤寂凄涼的環境(1分);“鉤”諧音“勾”,勾起詞人離恨,為下文直抒胸臆鋪墊蓄勢(1分)。8.(2分)“剪不斷”寫出離愁繁多和綿長的特點(1分);“理還亂”離愁的紛繁雜亂,難以理清的特點(1分)。
【2016·江蘇省揚州卷】
(一)閱讀詩歌,完成第9題。(6分)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清】鄭板橋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③吾曹④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注】①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為同年,同年的父輩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職卑微。④吾曹:我們。
9.(1)這首詩首句有何作用?(2分)
答:
(2)結合最后一句,說出全詩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答:
(一)閱讀詩歌,完成第9題。(6分)
9.(1)(2分)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環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點題,與尾句呼應。
【評分要點及說明】“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環境”1分;“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點題”“ 與尾句呼應”,答其中一點即可得1分。
(2)(4分)示例:“一枝一葉總關情”表面寫的是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實際寫老百姓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官”緊緊聯系在一起,本詩寄予了詩人關注民間疾苦、同情百姓命運的情感。
【評分要點及說明】詩句表層和深層含義各1分;情感2分,答“關注民生”或“體恤民情”或類似意思均可,如若答“憂國憂民”蔌“對勞動人民有濃厚感情此點得1分。
【2016·江蘇省常州卷】
4.在蘇軾的這首詩里找一個詞語作為詩的題目,并簡述理由。(3分)
送客客已去,尋花花未開。未能城里去,且復溪邊來。
父老借問我,使君安在哉。今年好風雪,會見麥千堆。
【答案】送客全詩圍繞“送客”展開,“送客”是詩歌的“詩眼”。
(詩歌的題目,大多是一個名詞,或一個概括詩歌主要內容的動詞。簡述理由可以從詩題概括了全詩主要內容、詩題是詩歌的線索、詩題表達了詩歌主旨、詩題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等方面入手。)
【解析】試題分析:結合詩歌內容“簡述理由”即可。注意本題的要求“找一個詞語作為詩的題目”。詩文的題目往往是其內容、主題和思想的概括,或是內容、主題和思想的載體、內容或情節展幵的線索等。仔細閱讀詩歌的內容,了解詩歌所寫之事即“送客”,從此詞表述的是詩中所敘述的中心事件,全詩圍繞“送客”展幵,“送客”是詩歌的“詩眼”,以此來說明為題的理由即可。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016·江蘇省鎮江卷】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6~8題。(共6分)
夜歸丁卯橋①村舍
許渾②
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巖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檻④,紅葉半江船。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
【注釋】①丁卯橋:地名。②許渾:字用晦,潤州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檻:臨水的欄桿。
6.根據詩歌內容填空。(2分)
詩人夜歸看到了明月、巖石、木橋、_______、_______、水檻、紅葉、江船等景物。
【參考答案】庭院 紫蒲
【試題解析】此題前有“明月、巖石、木橋”,后有“水檻、紅葉、江船”,之間也就只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檻”了,仔細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7.“橋響犬遙吠”表現了月下村舍怎樣的氛圍?試作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寧靜。以聲襯靜,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寧靜。
【試題解析】解答本題,你應該很有經驗了。《老山界》中寫“春蠶咀嚼桑葉”,《最后一刻》有“寫字的聲音”,《口技》中有“遙聞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聲襯靜,更何況詩歌還提醒“月涼風靜夜”,答案自然要寫到“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寧靜”之類的了。
8.“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參考答案】①對官場的厭倦;②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或“對農村生活的喜愛”);③回家的喜悅;④想歸隱;⑤為另有理想的生活選擇而自得、喜悅或滿足。
【試題解析】作者為“太和六年進士”,還“歷任監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為什么要寫“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不外乎是對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對官場的厭倦、想歸隱,從“南湖二頃田”來看,退路都有了,“為另有理想的生活選擇而自得、喜悅或滿足”也就有了。
【2016·江蘇省鹽城卷】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8題。(5分)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釋】⑴星河:銀河。⑵謾有,空有。⑶三山,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8.(1)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上闋一二兩句所寫的夢境。(2分)
答:
(2)下闋哪一句是對“殷勤問我歸何處”的回答?該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3分)
答: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8題。(5分)8.(1)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霧彌漫,波濤洶涌。海風呼嘯,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動一般;而無數的船帆在風浪中飛舞前進。(2)答: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表達了詞人晚年在現實生活面前懷才不遇、孤獨無依、奮力掙扎的苦悶和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2016·湖北省黃石卷】
(二)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3-14題。(共4分)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時值關中大旱,饑民相食,張養浩奉命賑災,途經潼關。潼關,地勢險要,扼守“西都”要道,
為兵家必爭之地。
13.作者是如何從“潼關路”聯想到朝代興亡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蘊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潼關,地勢險要,扼守“西都”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關系著關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興亡。因此,當詩人在“潼關路”上望“西都”的時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興亡了。
14.對封建統治者的批判;對百姓的同情。
【2016·湖北省襄陽卷】
(一)古詩賞析(4 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本詩通過描寫西湖早春明媚的風光,抒發了詩人 的感情。尤其是“”三個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讓我們看到了詩人流連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2 分)
11.這首詩處處緊扣初春的季節特征,把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請從詩歌畫線句中選擇一
個體現季節特征的詞語加以說明。(2 分)
答:
(―)古詩賞析(4分)10. 喜悅(對西湖美景喜愛);行不足。(每空1分,共2分)11. 示例1:“早鶯”——初春時飛來的鶯,爭著飛落到暖樹上,表明鳥兒為避春寒而棲于初春的暖枝,體現了季節特征。或“早鶯”——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一展歌喉,體現了季節特征。示例2:“新燕”——似曾相識的燕子飛回來了,這是初春的信號,體現了季節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體現了季節特征。(意對即可,2分)
【2016·湖北省十堰卷】
(二)閱讀《游山西村》,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每小題2分)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23.下面對本詩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詩歌首聯寫農家拿雞和魚招待客人,“足”字可見其熱情好客。
B.頸聯中的“春社”和魯迅筆下的“社戲”一樣,都是一種慶祝活動,表達了農民豐收后的喜悅。
C.“拄杖”說明詩人已年邁,加之去職回鄉后的郁悶,所以詩人不愿乘月叩門叨擾人。
D.這首詩記敘村行沿途風光,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流露出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24.請賞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蘊含的哲理。
答:
【考點】詩歌閱讀綜合。【分析】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頷聯描繪山村風光,被后世用來形容已陷入絕境,忽又出現轉機.頸聯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達民風的淳樸可愛.尾聯寫出詩人乘月閑游,夜訪村民.這首詩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圖,表達了詩人沉醉于淳樸的農村生活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舍的情感。
【解答】解析:(1)此題考查句意理解、賞析,解答時明確全詩的每一句話的意思,理解詩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有誤,“足”體現的是農家的豐收。B.有誤,社戲是農村中春秋兩季迎神賽會時演的戲,社日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C.有誤,沒有去職回鄉后的郁悶。D.正確。故選:D。
(2)此題考查句意理解、賞析,解答需要理解詩句的意思,明確其中蘊含的哲理。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這兩句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敢于探索,就會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答案:(1)D.(2)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敢于探索,就會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譯文: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濁,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依舊保存。從今日起,如果可以乘著月光閑游,我這白發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農家朋友的柴門。【點評】做好本題要根據注釋了解詩作的寫作背景,閱讀全詩理解詩歌內容,從詩人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來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讀懂詩歌。
【2016·湖北省荊州卷】
二、古詩文閱讀(24分)
觀滄海 曹 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岳陽樓記(節選) 范仲淹
若夫
淫雨霏霏,連月不
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
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
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
歸?泥古者愚(節選) 紀 昀
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兵與之角①,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繪圖列說②干③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溝洫④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病死。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歟?何文勤公嘗教昀曰:“滿腹皆書能害事,腹中竟無一卷書亦能害事。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注釋】①角:較量。②列說:游說。③干:求見。④洫(xù):田間水道。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6.(2分)下列詞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A )
A.沙鷗翔集 集:集中,集合 B.
去國懷鄉去:離開
C.微斯人 微:沒有 D.幸甚至哉 至:極點
7.(2分)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C )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B.其必曰
C.其真無馬耶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8.(2分)下面對《觀滄海》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
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觀察的方位、地點及觀察對象。
B.詩中對海洋摹其形, 繪其神,力求表現海洋包容萬物、動蕩不安的特征。
C.全詩虛寫、實寫結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的當是實寫大海的句子。
D.詩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壯闊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9.(2分)下面對《岳陽樓記》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本文語言駢散交替,音韻和諧,凝練,暢達,極具感染力。
B.選文采用對比手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有詩一般的意境。
C.選文融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篇,情景交融,議論精辟。
D.本文倡導“古仁人”寄情山水的君子之風和獨善其身的人生態度。
10.(2分)下面對《泥古者愚》理解正確的一項是(D )
A.劉羽沖刻苦攻讀古代兵書和水利書,成為了軍事和水利專家。
B.劉羽沖以自己的實踐經驗證明了大膽懷疑是非常寶貴的品質。
C.劉羽沖以失去生命為代價,證明了“讀書可以治愚”的道理。
D.劉羽沖讀古書卻不知在實際運用中靈活變通,以致一事無成。
11.(3分)用“/”給《泥古者愚》中畫線句子斷句。(限三處)
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12.(3分)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文:
11.(3分)國弈不費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
(對一處得1分)
12.(3分)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在野),則替君主擔憂。
附《泥古者愚》參考譯文:
劉羽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己認為可以統領十萬人馬。這時,恰逢有土匪強盜出沒,他自己訓練鄉兵跟土匪強盜較量,結果全隊潰敗覆沒,鄉兵差不多被擒獲。有一次,劉羽沖又找到一部古代有關水利建設的書,伏案讀了整整一年,自認為可以使千里之地變成沃土。他繪了水利圖依次向州官游說,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人在一個村子試行。溝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由于這樣,他抑郁失落,他常常獨自在庭院散步,搖頭自言自語說:“古人怎會騙我!”像這樣一天就說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得重病死了。
拘泥于古代成規或古人說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這種地步啊!何文勤先生曾經教導我說:“滿腹都是書會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沒有一卷書,也會妨害做事。國手不會廢棄舊的棋譜,而不偏執于舊的棋譜;國醫不會拘泥于古代的藥方,卻不背離古代的藥方。”
【2016·湖北省荊門卷】
14.閱讀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①詩的頷聯借用“聞笛賦”“爛柯人”兩個典故,分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②請說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一詩句的哲理內涵。(3分)
答:
【答案】①“聞笛賦”表達了詩人懷念友人之情;“爛柯人”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②個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新事物也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總是有希望的,前景將無限美好。(答出大意即可)
【解祈】①試題分祈:此題考查學生分祈作者的情感,首先了解鏈兩個典故的大概內容及其蘊含的愔感,從而閱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結合寫作背景,劉禹錫罷和州剌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也寫詩作答。分析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考點定位】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或作者的情感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②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閱讀詩句,把握詩句的含義,由詩句中的物引申到人的身上進行作答。【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16·湖北省鄂州卷】
(一)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9―10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9.“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
答:
10.請結合詞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來分析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一)9.比喻,(1分)形象生動地描寫出驚險激烈的戰斗場面。(1分,意思對即可)
10.“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兩句表現了詞人想要收復國土、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可憐白發生”一句表現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每點1分,結合詞句分析加1分,意思對即可)
【2016·湖北省孝感卷】
(一)古詩詞鑒賞(3分)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8.詩中以“征蓬”和“歸雁”喻 ,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1分)
9.詩的頸聯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之名句。請你從中選出兩個字或一個詞加以賞析。(2分)
答:
8.詩人(自己)(1分)9.示例-:“直”字寫出了孤煙之高,有雄渾壯闊之美;“圓”字寫出了落日之低,給人以親切感,蒼茫慼。這兩字寫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曠雄奇。示例二:“孤煙”顯示在無邊的荒莫里,天氣晴好,只有一柱烽煙(炊煙)直上云天,景象奇特壯觀。(共2分)
【2016·湖北省黃岡卷】
(一)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18-19題。(5分)
送魏大從軍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注釋】①魏大:陳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②魏絳:春秋晉國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邊患了而受金石之賞。③六郡雄:漢代名將趙充國,號稱“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飛狐塞,邊界駐軍重地。⑥云中:云中郡,邊塞重鎮。⑦燕然:燕然山。東名將竇憲大破匈奴軍隊,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而返。
18.下列對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8.B )(2 分)
A.首聯暗用漢代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
B.頷聯“悵別”一語,寫出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傷感。全詩情感由首聯的激昂慷慨轉入分手時的兒 女纏綿、氣哭悲切。
C.頸聯中的“橫”“接”二字寫出了雁山、飛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們是中原地區的屏障。這兩句暗示魏大此行責任重大,為結句做了鋪墊。
D.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詩人立志報國的思想情懷,感情豪放激昂,語氣慷慨悲壯,有氣壯山河之勢。
19.詩歌尾聯用了什么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9.用典寓意。激勵友人建功立業,希望他揚名塞外,讓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
【2016·湖北省咸寧卷】
四、詩歌鑒賞(共1小題)
9.閱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完成①-②小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請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各項中,對本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個人的仕途經歷和抗敵歷程,蘊含有深摯沉痛的感情,極有藝術感染力。
B.頸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構成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寫出了形勢的險惡。
C.尾聯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點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動天地的藝術效果。
D.這首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詩中所表現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考點】古詩鑒賞【答案】①這兩句詩用工整的對偶句和生動形象的比喻修辭手法,把國家的破敗與個人的不行聯接在一起,形象地展現了當時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②B
【試題解析】①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簡要賞析時,從修辭手法入手,這兩句詩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山河破碎比作風飄絮,身世浮沉比作雨打萍,生動形象的寫出國家政治形勢的動蕩和個人的命運的凄慘無依,二者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二句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②B“頸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述有誤,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嘆自己的孤苦零丁。用“雙關”手法,概括出詩人難忘的兩次人生經歷。表達了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的痛苦心情。
【2016·湖北省恩施州卷】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2-13題。(5分)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注釋】①據孫洙《唐詩三百首》介紹,本詩為盛唐時期張旭受陶淵明《桃花源記》啟發而作。②磯:水邊突出的巖石。
12.“石磯西畔問漁船”中的“問”字表達出詩人怎樣的心情?(2分)
答:
13.本詩與《桃花源記》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請簡要說明。(3分)
答:
(―)(5 分)12. (2分)對桃花源無限向往的急切心情。(意近即可)
13. (3分)答案一:相同(1分),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2分)
答案二:不同(1分),《桃花源記》表達了歷經戰亂的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詩作者身處盛唐,他借(桃花源記》的意境表達了自己更高的生活與審美追求。(2分,意近方可得分)
【2016·湖北省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架林區卷】
(二)古詩賞析(3分)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1.(1)本詩中的一個“ ”字,把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原野奔騰而去的景象寫得富有氣勢。(1分)
(2)請自選角度賞析尾聯的妙處。(2分)
答:
(二)古詩賞析(3分)11.(1)入(1分)(2)示例:①尾聯中一個“送”字表達巧妙,本來是“我”依戀故鄉水,卻變化角度說是故鄉水“送”我,含蓄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依依不舍之情。②尾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故鄉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③尾聯抒情方式巧妙,借故鄉水對“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2分;切入角度1分,表達效果1分)(評分說明:此題主要考查作品的藝術特色;答題的角度很多,可以從煉字的角度,可以從修辭手法的角度,還可以從抒情方式的角度,只要能找準一個切入點,且能簡析出其表達效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