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學,最基本的就是理解公式,把基本的公式概念搞懂了,孩子的數學成績自然就不會差。數學作為一門連貫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小學階段基礎沒有打好,將直接影響初中數學的學習,很多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吃力,一方面是初中的知識難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基礎,那怎樣才能不讓數學拖后腿呢?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只要找到了“竅門”,學習數學就會變成很有意思的事。如何“入門”是關鍵,要學會主動學習,并轉變學習方法,盡快掌握自學能力。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學起來感覺沒什么不一樣,但是,初中的數學難度提升了,有時上課聽懂了,但到了自己做題就不會做,不少學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因此,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時候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關鍵。
從事數學教學多年,我發現大部分數學成績差的孩子都是由于公式定理掌握不牢,提到一個概念,腦海里沒有一個整體印象,甚至做題的過程中還要翻書才能回想起。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于心,又怎么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鑒于很多同學都認為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紛繁雜亂,不會歸納整理,為此,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數學的重點基礎知識合集,家長可以替孩子收藏打印,沒事的時候看看,相信對孩子數學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