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與后金
明朝萬歷四十四年(西歷1616年),明朝大將努爾哈赤在關外宣布建立大金國(史稱后金),并宣布和明朝決裂。由此,持續數十年的明清戰爭,算是拉開了序幕。
努爾哈赤之所以定國號為大金,是因為自己是女真族,而歷史上,女真族曾經在北宋末年建立金朝。努爾哈赤建立政權,當然要選擇女真族歷史上最強大的政權,來做表率,因此定國號為金。
隨著后金(清朝)不斷危害明朝的江山穩定,明朝皇帝一怒之下,曾命人將北京周圍的金朝皇陵進行了挖掘,從來表達大明朝廷對后金的不滿。
但是,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到底是不是建立后金(清朝)的女真(后來的滿人)祖先?
金朝女真的遭遇
金朝天興三年(西歷1234年)蒙古滅亡金朝。金朝境內的女真人,自此全部歸入蒙古的統治之下。之后的女真人,遭到了分化——一部分逐漸漢化,并且由于祖祖輩輩生活在中原的緣故,最終融入到了漢人社會里,最終杳無蹤跡。
此外,金朝時期,還存在著部分女真部族,在東北處于留守狀態。此外,還有部分中原的女真族,被后來的元朝朝廷,遣返回了東北,這部分女真族,就這樣默默在東北繁衍。最終由于生活環境的蠻荒和落后,留守東北的女真族,不論是否接受過漢化,最終都再度蠻化。
明末的滿洲
除了女真族之外,在東北地區,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部族。
在古代,不論是游牧還是漁獵部族,在族群歸屬上,都存在事大規律——比如匈奴中的白匈奴,本身不屬于匈奴,但因為被匈奴征服,而最終成為匈奴的一個分支;比如鮮卑人里面的宇文鮮卑,雖然名義上是鮮卑宇文部,但有歷史學者認為鮮卑的宇文部,具備匈奴屬性。
到了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建立后金政權以后,積極整合東北的女真力量,很多原本不屬于女真的部族,也在此時自我定位為女真族。皇太極時代,皇太極改后金國號為大清,并將女真改為滿洲。
不過,這時候的滿洲,比起女真,不只是名字發生了改變,其成分也變得復雜化。
皇太極為了擴充清朝的實力,將部分漢人、朝鮮人,也都吸納到了滿洲的范圍內,最終,隨著明朝滅亡,滿清入關,滿洲人征服了中原,建立了大一統王朝。
因此,金朝的女真,和清朝的滿族,只能說一部分的滿族人的祖先,是金朝時期的女真人,此外,還有一部分滿人,其先祖和金朝女真并沒有什么交集。甚至,部分滿族的祖先,是明清之際歸順清朝的漢人和朝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