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是在13世紀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和四大汗國聯合組成的大帝國。 公元1206年,蒙古乞顏部的孛兒只斤-鐵木真,在翰難河上游的大忽里勒臺被推舉為大可汗,標志著大蒙古國的誕生。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僅次于3367萬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國。
(一)開篇。
鄂嫩河: 又名“翰難河”。發源于蒙古國東北部的肯特山東麓,北流經俄羅斯石勒喀河,流入黑龍江。 鄂嫩河全長808公里(蒙古境內298公里),流域面積9萬平方公里(蒙古鏡內約3萬平方公里),洪水期水深218厘米,枯水期水深114厘米。11月至次年4月末結冰。
上圖為蒙古鄂嫩河(翰難河)近景,孛兒只斤-鐵木真就出生在這里。
(二)窩闊臺繼位。
。。。。。。。。。。。。。。。。。。。。
(三)攻滅金朝。
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歷經十帝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公元110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后起兵反遼。于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建都立國。
金朝疆域極盛時期: 東到混同江下游吉里迷、兀的改等族的居民地,直達日本海; 北到蒲與路以北三千多里火魯火瞳謀克(今俄羅斯外興安嶺南博羅達河上游一帶); 西北到河套地區與蒙古部、塔塔兒部、汪古部等大漠諸部相鄰; 西沿泰州附近界壕與西夏毗鄰; 南部與南宋以秦嶺淮河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
公元1125年,金軍滅遼。1127年,強悍的金軍攻破北宋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 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
公元1230年,窩闊臺汗發動三路伐金: 窩闊臺汗親率大軍渡黃河直撲汴京; 翰陳那顏率東路軍走濟南; 拖雷率西路軍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
蒙金戰爭爆發后,由于受到蒙古帝國的入侵,金宣宗被迫遷都汴京(今開封)。
公元1232年,拖雷(成吉思汗四子)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顏合達、移刺浦阿率大軍阻敵于鄧州。此時,窩闊臺汗率大軍渡河,并派速不臺攻取忭京。 這時,完顏合達率軍北援汴京,與拖雷率領蒙軍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東南)發生遭遇戰,金軍精銳潰敗,名將張惠、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和移刺浦阿先后戰死、被俘殺。 蒙古軍隊圍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又殺蒙古使者,致使蒙軍再度圍攻汴京。
公元1233年,金哀宗堅持到年底放棄汴京,南逃歸德(今河南商丘市),汴京守將崔立降蒙。蒙將史天澤約宋將孟珙、江海率軍聯合圍攻蔡州。
天興三年正月十一日(公元1234年),蔡州城陷,宋軍攻破南門,蒙軍攻克西城,雙方展開激烈巷戰,四面殺聲震天。金軍將士頑強抗,幾盡全部戰死或自殺殉國。金哀宗自縊于幽蘭軒,享年37歲。 完顏承麟聞知金哀宗死訊,率群臣入哭,謚日哀宗,哭奠未畢,外城被攻破,退保子城,同日,完顏承麟死于亂軍之中。
宰相完顏忽斜虎率最后的一千多金兵巷戰,終于不支,邊殺邊退。 得知金哀宗縊的消息,完顏忽斜虎仰天嘆息: “吾的君上己經駕崩,我還何以為戰呢?我不能死于亂軍之手,將投汝水自溺以追隨我的君上!諸君可善為計。”話一說完,完顏忽斜虎奮身一躍跳入水中自殺。 余下金軍將士血滿身,淚滿臉,相顧言道:“完顏相公能死國,難道我輩不能嗎?”于是上至參政、總帥、元帥,下至兵丁,五百多人皆一時跳入汝水殉國。
。。。。。。。。。。。。。。。。。。。。
(四)滅亡南宋。
元軍在襄陽大破宋軍以后,伯顏率軍直逼南宋首都臨安,宋恭帝出降。
公元1279年,宋元兩軍在廣東崖山展開決戰,宋軍戰敗,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幼的皇帝投海而死,十萬軍民殉國,南宋就此滅亡。
。。。。。。。。。。。。。。。。。。。。
(五)撥都西征。
公元1235年,窩闊臺汗召集諸王大會,決議征討欽察、翰羅思等國,諸王以術赤子撥都為首,以老將速不臺為主帥。 1236年秋,西征大軍滅不里阿耳。1237年春,滅欽察; 秋,進兵翰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
1238年,分兵四出,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余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陷之。1239年滅高加索北麓之阿速國,攻入翰羅思南境; 遣使至乞瓦(基輔)諭降,被殺。 1240年,撥都親率大軍圍困乞瓦,四周架炮猛攻。其王米海依畏敵,先逃入孛烈兒(波蘭),名將德米特爾領導乞瓦軍民進行了英勇抵抗,城破,德米特爾受傷被捕,撥都嘉其忠勇,赦之不殺,但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
公元1240年蒙古軍攻陷乞瓦(基輔)后,繼續西進,攻占伽里赤,其王米海依又逃入馬札兒(匈牙利)。 1241年春,拔都分兵兩路,一路由諸王拜答兒、大將兀良臺率領攻孛烈兒(波蘭); 一路由撥都、速不臺率領攻入馬札兒。拜答兒軍攻破多米兒城,抵克刺可夫,孛烈兒王棄城遁,蒙古軍焚其城,遂入西里西亞境內。
當蒙古軍隊入境西里西亞后,西里西亞候集孛烈兒軍,與來援之捏迷思(日耳曼)軍聯合抗敵,激戰于里格尼芡,聯軍被蒙古軍擊潰。 里格尼芡之戰使歐州諸國十分震驚,感受到蒙古入侵的嚴重危脅。但由于教皇和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尖銳矛盾,未能采取一致對策。 拜答兒蒙古軍獲勝后,又攻入莫刺維亞,南下與撥都軍會合。 撥都軍在撒岳河畔擊潰馬札兒軍,進撥佩斯城,分兵四出抄掠。入冬,拔都大軍渡過禿納河(多瑙河),攻陷格蘭城。
1242年初,撥都遣諸王合丹率一年追擊馬札王別刺四世。 不久窩闊臺死訊傳來,撥都率軍東還,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 從此拔都就在這里立國,建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為國都。統有東起也兒的石河,西至翰羅思遼闊域,史稱欽察汗國。 公元1502年,末代汗王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欽察汗國滅亡。
。。。。。。。。。。。。。。。。。。。。
(六)旭烈兀西征。
公元1259年,蒙哥遣同母弟旭烈兀分鎮波斯,統兵侵略尚未降服的國家,以搠里蠻軍和出征怯失迷兒(克什米爾)等處的蒙古軍并隸旭烈兀,又命諸王各從所屬軍隊中簽發十分之二隨從出征。 1256年,旭烈兀軍攻滅盤據馬拶答爾(今伊朗馬贊德省)諸山城的“木刺夷國”。
公元1258年旭烈兀軍攻陷巴格達,殺末代哈里發,滅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
1259年,旭烈兀分兵三路,入侵敘利亞。次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于四川,于是留先鋒怯的不花繼續征進,自率其余軍隊退回波斯。 九月,怯的不花在阿音札魯特被密斯兒(埃及)蘇丹忽禿思軍擊潰,蒙古所占敘利亞諸城盡失。
旭烈兀回波斯后,獲悉忽必烈己經即大汗位,并與幼弟阿里不哥發生汗位之爭,遂不再東返。 旭烈兀向爭位雙方派出使者,擁護忽必烈為大汗,指責阿里不哥。忽必烈將第三次西征之地和該地蒙古、阿拉伯軍民劃歸旭烈兀統治,這就是伊兒汗國。 旭烈兀以蔑刺哈兀(今伊朗阿塞拜疆省馬蠟格)為首都,設宰相管理全國政務,任命了各省長官,命長子阿八哈領汗國東部呼羅珊等省地。 伊兒汗國于14世紀末被突厥人的帖木兒帝國所滅。
。。。。。。。。。。。。。。。。。。。。
(七)帝國的終結。
蒙古三次西征后,在被征服的地區相繼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 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都出自“黃金家族”,同奉大蒙古國為宗主。 公元1259年,蒙哥汗在四川釣魚山去世之后,四大汗國實際上都獲得了獨立。
蒙古帝國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的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文化及商業的發展。
。。。。。。。。。。。。。。。。。。。。
非常感謝北京的歷史學家---王德恒教授對本文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