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空白處查看測量馬兒血壓的小故事)
▼
他用一根尖細的銅管直接插入了馬的頸動脈中,并將銅管接到一根玻璃管上,頓時馬兒的鮮血涌入玻璃管內,高達270厘米。
黑爾斯同時還發現,這個血柱的高度會隨著馬兒心臟的跳動而上下波動,心臟收縮的時候高一些(收縮壓-高壓),心臟舒張的時候低一點(舒張壓-低壓)。
自此,血壓測量的歷史大幕拉開,如今測量血壓成了人類了解身體狀況的一個重要的的指標,也是現代醫學的常規體檢方法。
血壓究竟是什么?
對照上表,如果您屬于血壓升高或者I級、II級高血壓,都意味著您的血壓超出了正常血壓的標準,需要及時進行干預。我國診斷標準為≥140/90mmHg。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在安靜狀態下的靜息血壓標準。也許有人會想,如果在正常安靜的情況下血壓是正常的應該就萬無一失了。這時我們需要提到一個詞--“預防”。
您也許想問,血壓正常要怎么預防、預防什么呢,或者如果已經有高血壓了還談何預防呢?不急,了解運動血壓后您自然會心中明了。
運動血壓是什么
哈哈顧名思義,您一定已經猜到了,當然就是運動中的血壓。
正如您所知,我們在運動、日常體力活動、情緒變化如生氣/激動/興奮甚至排便的時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壓力負荷”下,我們的血壓會升高,心率會加快。
這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壓力負荷增加后需要的能量增加了,所以為了保證能量能夠持續有效地供應,身體會做出一系列反應,而這其中就包括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對這些變化進行觀察,看其是否按照正常規律變化,則可以判斷目前身體的功能是否正常,或者存在什么潛在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令人難過嘆息的新聞甚至身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比如:xxx運動中腦出血、xxx因情緒激動發生心肌梗塞···等等一系列急性的心腦血管事件,時常危及生命。
研究表明,與每周5天以上、每次1小時較大強度運動者相比,靜坐少動者進行一次較大強度運動中或運動后即刻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前者的50倍。與安靜狀態相比,進行短時間劇烈運動時發生猝死的風險急劇增高。最近的一些Meta分析報告,較大強度體力活動活動期間和之后較短時間內,出現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增加5倍,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3.5倍。
而血壓與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的風險直接相關,并且獨立于其他危險因素。40-70歲的人血壓在115/75-185/115mmHg范圍內時,收縮壓每增加20mmHg或舒張壓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疾病的的風險就增加1倍。
因此,提前通過某種方式,得知自己在面對壓力負荷下的血壓反應非常重要,特別對于日常缺乏體力活動的久坐不動生活方式者,較高強度運動的運動愛好者,沒有每周至少3次的規律訓練者,以及本身就罹患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更是尤為重要。
那我們通過什么方式,得知自己在壓力負荷下的血壓反應呢?科學家、醫生、運動醫學家們,為人類找到一個很好的方式,通過運動加壓對身體進行各項指標的監測----運動測試(exercise testing),我們常稱之為運動壓力負荷測試。
故在運動測試過程中測得的血壓,就是運動血壓。
而在運動狀態下測量血壓,絕不是日常普通的各類血壓計的技術可以做到的。我們需要進行專業的運動測試,通過專業運動測試設備才可以做到。當然,運動測試的意義遠遠不止對運動中血壓的測量,在本文我們暫且不做過多討論。
(點擊空白處查看何為運動測試)
▼
臨床運動測試常被稱為遞增負荷運動測試(GXT),在臨床運動測試過程中,患者使用標準化方案和程序進行經典的跑臺或功率車遞增負荷測試(最常用)或恒定負荷測試時要進行醫務監督,其目的是觀察受試者在遞增或持續代謝需求下的生理反應。通常持續至患者出現體征(如ST段壓低、血壓過高)或癥狀限制(如心絞痛、力竭)時的最大努力程度。當一個運動測試包括了運動過程中的氣體分析時,則被稱為心肺運動測試(CPET)或運動代謝測試。
CPET是衡量運動能力的金標準,是了解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最廉價最有效的診斷方法,評價心臟、循環和肺的功能及潛力,是目前唯一能夠在一次測試中全面評估人體多系統功能的臨床檢測技術。
運動血壓的意義
評估是否存在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評估是否存在潛在其他風險或反映心血管功能情況,如(靜息)高血壓風險或勞力性心肌缺血的風險,心臟功能/心血管效率,反映高血壓患者的預后(可理解為日常血壓控制水平)等。
(1)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運動期間血壓反應過高,此風險不言而喻,原本有高血壓的患者或如有人不知道自己的運動中血壓已反應過高,盲目進行了不恰當強度的運動,或者遇到其他增加“壓力負荷”的情況,則極有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的急性事件如主動脈夾層、腦出血等等?!冈谶\動測試中,男性收縮壓≥210mmHg,女性血壓≥190mmHg,被認為是夸大的反應,而收縮壓>250 mmHg由于已經相當危險,已是停止試驗的相對指征。」
運動中的低血壓反應:收縮壓低于測試前靜息值或在初步升高后下降>10mmHg,這是不正常的,通常與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不全和后續心臟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
(2)潛在其他風險與提示
運動期間,我們的收縮壓隨運動強度遞增有一定的提升是正常的,而舒張壓通常沒有變化或緩慢下降。
收縮壓反應過高,血壓的收縮壓峰值>250mmHg或收縮壓的增加比運動前>140mmHg,即可預測未來靜息高血壓。正常的血壓反應為收縮壓(SBP)對運動的反應是隨著運動負荷的增加而增加,速率為每MET上升10mmHg。(*MET,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指能量代謝當量,音譯為梅脫,是以安靜、坐位時的能量消耗為基礎,表達各種活動時相對能量代謝水平的常用指標。)*平均而言,這種反應在男性中更大;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并且在使用血管擴張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α-和β-腎上腺素能阻斷劑的患者中減弱。
收縮壓反應遲鈍:運動時收縮壓的反應比正常人慢,提示增加心輸出量能力有限。(*心輸出量,指左或右心室每分鐘泵出的血液量,即心率與心臟每搏出量的乘積是評價循環系統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標。)
運動后血壓恢復延遲:收縮壓通常在恢復6分鐘后恢復到運動前水平或更低。研究表明,收縮壓恢復的延遲與缺血性異常和預后不良(即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良)高度相關。
舒張壓反應異常:在運動試驗中,舒張壓(DBP)通常沒有變化或略有下降。當DBP峰值>90mmHg,或運動期間DBP與測試前靜息血壓相比增加>10mmHg被視為異常反應,可能發生勞力性心肌缺血(指由運動或其他“壓力負荷”因素如情緒激動等引發的心肌缺血,嚴重時引起心臟驟停造成猝死。)。DBP>115mmHg是一種加重反應,是停止試驗的相對指征。
因此,總結來說,了解運動血壓,對于我們預防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了解是否存在潛在高血壓風險以便及時干預預防發展至高血壓、是否存在運動中或一切因“壓力負荷”造成心肌缺血的風險、以及評估高血壓患者的預后水平即血壓控制水平都有極其重要以及靜息血壓測量無法替代的意義。
快來給自己和親愛的父母/爺爺奶奶約個運動測試吧!
(點擊空白處查看運動時血壓為何升高)
▼
在運動的時候,血壓會升高。這是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為了維持一定活動強度下的能量供應,我們的身體會激活一個名叫RASS(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系統,從而會使得我們的心肺循環系統更加快速的運行。所以,隨著我們的體力活動強度升高,我們心臟會泵出更多富含氧氣的血液以維持身體對于氧氣的需求,而之前我們說過影響血壓的因素,其中就包括心臟每次搏動所輸出的血液量增加,以及血管平滑肌收縮等,當然,這也只是血壓升高的一部分原因,同時血壓升高也是加快血液流動的動力。
*席勒是瑞士最大的醫療器械廠商,是全球最早制造心電圖機的醫療設備生產商之一;泰諾健不僅是奧運的供應商、健身/康復設備中的“法拉利”,更是全球運動醫學領域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