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接診了一位50多歲的女士,糖尿病10年,血糖一直不太高,她也一直未用藥,而是通過嚴格的忌口控制血糖。但是她并沒能把血糖控制正常,空腹血糖維持在7~8mmol/L上下。 最近體檢發現蛋白尿,而且彩超檢查發現頸動脈和下肢動脈都有斑塊,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出現了糖尿病并發癥,說明她的血糖控制是失敗的。 她老公說,自從發現了糖尿病以后,她幾乎就和正常生活說bye bye了,什么都不敢吃,日子過得特別清苦,自己也跟著遭罪。 10年的清苦日子,她的營養都跟不上了,看上去形體消瘦、身體虛弱。 悲催的是,嚴苛的飲食控制并沒有使她的血糖控制達標,也沒有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未來,她不但要面臨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要面臨糖尿病導致的心、腦血管病變。 不過,她的結局還不算最差的,我們還曾經治療過一個比她更嚴重的糖尿病患者。這位患者也是一位女士,57歲,發現糖尿病15年。 開始那5年,她還服用降糖藥治療,血糖控制的還可以???0年前,不知道聽誰忽悠說,糖尿病控制飲食就可以了,不能總吃藥,吃藥傷肝腎。 于是,她停了所有的降糖藥,開始嚴格的飲食控制,全素食,大量吃菜,主食吃得不多,肉食、海鮮一點不沾。不僅不吃肉,而且雞蛋也不吃,奶也不喝,整整10年時間。 某一天走路時,沒磕沒絆沒任何征兆,左腿一發軟就跪到地上,造成左髕骨(膝蓋骨)骨折而住院治療。 出院沒2個月,仍在行走時,沒有任何外力左腿扭了一下,又造成左脛、腓骨(小腿骨)骨折住進了醫院。 骨骼是用來承重的,堅韌度非常高。正常人只有遭受了巨大的外力才會發生骨折。而這位患者,扭了一下很輕微的外力就骨折,這種情況稱“病理性骨折”,骨骼首先發生了疾病,一個很小的外力就導致骨折。 她的骨骼疾病是嚴重的骨質疏松,原因是營養不良和糖尿病腎性。入院后檢查,她的空腹血糖11.4mmol/L,糖化血紅蛋白10%,都非常的高。而且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尿蛋白2+,尿蛋白定量1.5g/d。 如此苛刻的飲食控制,不但沒有控制血糖,引起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而且還因為營養不良導致嚴重的身體傷害。 大多數糖尿病人,發現糖尿病后都能夠聽取醫生的建議,適當的飲食控制,積極的身體鍛煉,合理的藥物治療,把血糖以及血壓、血脂等危險指標控制的很好,避免了心腦腎并發癥的發生。 但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受錯誤觀念的誤導,而采取一些極端的做法。 一些糖尿病患者,發現糖尿病后毫不在乎,放任自流,結果幾年之內就出現各種并發癥,冠心病、心梗、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尿毒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失明、下肢動脈閉塞、糖尿病足、截肢等,年齡不大就走過這個世界,而且最后幾年都痛苦不堪,受盡了疾病等折磨。 還有一些患者,就像這兩位女士一樣,知道糖尿病的危害,也知道積極的去應對,但采取了極端的應對措施。 糖尿病的三大控制措施是飲食控制、運動和藥物,三大措施同等重要。無論哪個措施,把血糖控制達標是硬道理,但不可否認,藥物治療仍是最有效的措施。如果非藥物措施不能將血糖控制達標,就不要拒絕藥物。 而控制糖尿病,不僅僅是降血糖,而是通過降糖,避免或者減少心、腦、腎、視網膜等并發癥等發生。 糖尿病治療的小目標是把血糖控制達標,中目標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而終極目標是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糖尿病人也需要生活。醫學的真正目的是,通過醫學措施,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這兩位女士為了控制糖尿病而控制飲食,這無可厚非。但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是平衡膳食而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如果十幾年像苦行憎一樣生活,某種意義上說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而她們拒絕藥物,只是控制飲食,一沒有將血糖控制達標,二沒有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三遠離了正常生活甚至營養不良導致了更嚴重的身體傷害,生命期限也會縮短。 為了指標而犧牲生活的治療模式是錯誤的。而且因為措施不得當,既沒有控制指標,又失去了生活,還可能縮短壽命。 高曉松母親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而糖尿病人不止要控制指標,還要有詩和生活。 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的藥物治療,既讓你有健康的指標,也還給你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