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 冰塊與炭火不能放在一個容器里,嚴寒與酷暑不能在同一個時間來到。
52、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韓非子 卞和獻給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顏色來裝飾;隋侯的寶珠,不用銀黃來裝飾。它們的本質很美,其它物體不足以用來裝飾。
53、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韓非子 以散亂的軍隊進攻訓練有素的軍隊,必然自取滅亡;以邪惡的力量進攻正義的力量,必然自取滅亡;以逆歷史潮流的力量進攻順歷史潮流的力量,也必然自取滅亡。
54、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韓非子 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
55、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韓非子 懂得道理不難,明智地處理問題就難了。
56、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韓非子 所以應該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并拋棄,才能成功地使用權謀之術。
57、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韓非子 君主隱藏自己的好惡,才會得見臣下的本來面目;拋去舊有的成見,不顯露自己的智慧,才會讓臣下各守其職。
58、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韓非子 看見就好像沒看見,聽到好像沒聽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59、凡人之大體,取舍同者則相是也,取舍異者則相非也。——韓非子 凡是人大體的情形,取舍相同的就互相認可,取舍不同的就互相反對。
60、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韓非子 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61、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韓非子 有了秤,就知道怎樣衡量公平;有圓規,就知道怎樣畫圓準確。
62、自見之謂明。——韓非子 能夠認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63、自勝之謂強。——韓非子 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64、矜偽不長,蓋虛不久。——韓非子 欺騙性的自我吹噓,不要很長的時間就會被識破;掩蓋真相、弄虛作假,不要多久就會被揭穿。
65、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謂之劫,不能飾下而自飾者謂之亂,不節下而自節者謂之貧。——韓非子 當君主的人不能夠約束臣民但是能夠自我約束是一種劫難,不能夠讓臣民們生活很好,只注重自身享受的會引發禍亂,不能夠使臣民們節約只注重自身的節儉就是貧。
6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韓非子 宰相一定從基層州部興起,猛將一定從基層卒伍發端。
67、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則制于人。——韓非子 君主的禍患在于信任別人,信任人就會被別人控制。
68、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韓非子 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69、堯不能獨成,烏獲不能自舉。——韓非子 唐堯不能單獨成功,烏獲不能舉起自己。
70、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韓非子 你因為別人的話認為我好,也一定會因為別人的話認為我不好。
71、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韓非子 圣人見到微小的現象就知道事物的苗頭,見到事情的開端就知道最終結果,所以見到象牙筷后箕子就恐懼了,知道普天下的東西都不能滿足商紂王的貪欲。
72、治民無常,唯法為治。——韓非子 管理百姓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只有依法來實施管理。
73、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欲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韓非子 眾人會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樂于結交他,遠方的人真心贊譽他,權高位重的人也會推崇他。
74、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韓非子 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75、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龁遂相殺也,人臣之爭事而亡其國者,皆虺類也。——韓非子 爬蟲中有一種毒蛇,一個身體兩張嘴,因為爭奪食物而互相用牙齒咬。于是兩張嘴互相殘殺,便把自己殺死了。臣子互相爭權奪利而使國家滅亡的,都是毒蛇這類的東西。
76、倒言反事以嘗所疑。——韓非子 故意正話反說或正事反做,來試探臣下。
77、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盜賊者傷良民。——韓非子 珍惜了茅草反而糟蹋了禾穗,對盜賊施以恩惠卻傷害了百姓。
78、愛棄發之費,而忘長發之利,不知權者也。——韓非子 治理國家就好像洗頭發一樣,即使是洗掉了一些頭發,也一定要洗干凈。因脫落的頭發而惋惜,卻忘了新發會因此而生長,這就是不懂得權衡利弊。
79、仁暴者,皆亡國者也。——韓非子 仁政、暴政都要不得,所以秦朝是苛政。
80、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韓非子 因此就應將親近好厭惡等情緒一并拋棄,才能成功地使用權謀之術。
81、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韓非子 如果是君主所厭惡的,那么群臣就會將其隱匿起來;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會弄虛作假來迎合。
82、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韓非子 權柄在手就是所說的重,不離本位就是所說的靜。持重者能夠控御輕浮者,寧靜者能夠克制急躁莽撞。
83、人處疾則貴醫。——韓非子 人有病就尊重醫生。
84、不明察,不能燭私。——韓非子 不仔細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就不能夠洞察隱私真情。
85、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韓非子 事情由于保守機密而成功,說話不慎、泄露機密會導致失敗。
86、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韓非子 用你的矛,扎你的盾,會怎樣?
87、法不阿貴,繩不撓曲。——韓非子 法律不能因為豪門權貴犯了法而偏袒、曲從他,就像墨線不能彎曲來遷就歪斜不正的木料一樣。
88、治民者,禁奸于未萌。——韓非子 統治人民的人,應在邪惡的事情尚未萌芽時便有所禁止。
89、戰陣之間,不厭詐偽。——韓非子 戰陣之間,詐偽的戰術變化無窮,誰都不厭棄使用這種戰術去欺騙敵人。
9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 處理各種各樣繁多的事務,在于周圍四方的臣民,而國家的最高權力要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
91、一家二貴,事乃無功。——韓非子 一個家庭中有兩個地位尊貴的當家人,則什么事都不會干成功。
92、存亡在虛實,不在于眾寡。——韓非子 國家的生存和滅亡,在于國力的強與弱,而不在于人員的多與少。
93、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韓非子 有嚴厲家長的家庭里沒有兇悍暴戾的奴仆,而溺愛子女的慈母卻慣杯了不肖的敗家子。
94、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 懲罰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顯宦而回避;獎賞有功勞的人,不能困是小民百姓而遺忘,主張以法治國曲韓非。
95、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干賞罰。——韓非子 依靠法令來治理混亂,依靠賞罰來處理是非。
96、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韓非子 個人右手面圓形,左手又要畫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時畫好兩種形狀。
97、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韓非子 不要吹開皮上的毛發去尋找其間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細察難以知曉的毛病。
98、令必行,禁必止。——韓非子 命令必須執行,有禁令必須停止。
99、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韓非子 火的形態很猛烈,因而人被燒傷的很少;水的形態很柔弱,因而人被淹死的很多。
100、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韓非子 101、糟糠不飽者不務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韓非子 連糟糠都吃不飽的人,不會去尋求粱肉;連一件完整的粗布衣服都沒有的人,不會去期望有文采的錦繡。
102、舉世有道,計入有計出。——韓非子 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既要算計得道的,也要算計失去的。
103、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韓非子 聽到某種說法,沒有用事實進行驗證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夠肯定的事情卻引來作為依據,是欺世騙人。
104、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 因此圣人不期望完全按古代的辦法,不效法陳規,而是研究當代的事情,從而制定相應的措施。
105、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韓非子 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而)崇尚勇武,越國人民也多視死如歸;楚靈王喜歡細腰的美女,楚國女子也多為使腰肢變細而忍饑挨餓的人。
106、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韓非子 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學習古代,不墨受一成不變的舊規,而是研討當代的情況,據此采取相應的辦法。
107、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韓非子 108、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 國家沒有永久的強、也沒有永久的弱。執法者強國家就強,執法者弱國家就弱。楚莊王并吞國家二十六個,開拓疆土三千里、莊王滅了他國,楚也就衰弱了。
109、蕩而失水,螻蟻得意焉。——韓非子 可是一旦海里變得空蕩蕩沒有水的時候,螻蛄、螞蟻就能隨意地把它吃了。
110、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韓非子 火的形態很猛烈,因而人被燒傷的很少;水的形態很柔弱,因而人被淹死的很多。
111、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韓非子 要運用智慧于無形之中,不顯示自己的才能,使得臣下無從揣度。
112、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韓非子 113、故古之能致功名者,眾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韓非子 所以古代能夠成就功名的人,眾人用力幫助他,身邊的人真心交結他,遠處的人用美名贊譽他,位尊的人用權勢擁戴他。
114、群臣見素,則大君不蔽矣。——韓非子 群臣本來的面目顯現出來,那么君主就不會收到蒙蔽了。
115、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韓非子 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顯賢能可以成就大業。
116、一手獨拍,雖疾無聲。——韓非子 只用一只手拍,速度再快,也沒有聲響。
117、故勢不便,非所以逞能也。——韓非子 所以形勢不利就沒有條件表現出才能。
118、使殺生之機,奪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韓非子 生殺予奪之權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來君主就有失勢的危機。
119、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韓非子 主上太過寬愛法令就無法立足,主上威信不夠下曾就會反抗上層。
120、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重則能使輕,靜則能使躁。——韓非子 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叫做重,穩健執掌權位叫做靜。權重的,就能驅使權輕的;虛靜以待的,就能控制浮躁不安的。
121、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韓非子 世間總有得不到的東西,也總有辦不到的事。
122、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韓非子 法一定要讓人明了,而術一定不能被人覺察。
123、虛靜無事,以暗見疵。——韓非子 保持虛靜無為的狀態,往往會從隱蔽的角度得知他的行為漏洞。
124、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韓非子 寵臣過于親近,必然會危及君主;大臣地位太尊貴,一定會改變君主的權位。
125、佯愛人,不得復憎也;佯憎人,不得復愛也。——韓非子 假裝憎惡,就無法對其再加以憎惡;假裝憎惡,就無法再對其施以恩惠。
126、虛靜無事,以暗見疵。——韓非子 保持虛靜無為的狀態,往往會從隱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為漏洞。
127、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韓非子 不讓智巧煩擾心境,不讓私利拖累自身;把國家的治亂寄托在法術上,把事物的是非寄托在賞罰上。
128、君人者釋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韓非子 君主聽憑臣下私自施予刑罰與恩德,這樣一來就會反為臣下所控制。
129、道私者亂,道法者治。——韓非子 用個人的意志和私心來做為管理的方法的,隨心所欲,管理一定混亂。 用一定的規章制度來管理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管理效果一定好。
130、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韓非子 用眼過度,則視力下降;用耳過度,就會聽力下降;用腦過度,就會思慮混亂。
132、千里之馬時一,其利緩;駑馬日售,其利。——韓非子 千里馬很長時間才有一個,所以鑒定的利益來得慢;普通的劣馬每天都有買賣,鑒定的利益來得快。
133、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韓非子 把各方面的情況進行 分析和比較,來檢驗臣下陳述的言論是 否可靠。
134、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韓非子 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135、圣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韓非子 圣人挽救危亡的國家,用忠言在君主的耳邊言說。
136、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韓非子 君主隱藏自己的好惡,才會得見臣下的本來面目;拋去舊有的成見,不顯露自己的智慧,才會讓臣下各守其職。
137、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生死。——韓非子 天時是有盈有虛的,事情是有利有害的,萬物是有生有死的。
138、利莫長于簡,福莫久于安。——韓非子 最大的利益莫過于簡樸,最大的福澤莫過于安穩。
139、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韓非子 母親哄騙小孩,小孩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辦法。
140、言無二貴,法不兩適。——韓非子 除了君主的命令,沒有第二尊貴的言論,國家的法令不能同時迎合公私雙方。
141、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 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
142、抱法處世則治,背法處世則亂。——韓非子 遵守法令因勢利導,社會就會安定;反之,違背法令,導致人心離散,社會也會動亂。
143、主失其神,虎隨其后;主上不知,虎將為狗。——韓非子 君主喪失神威,那么奸臣就會步步緊逼;如果主上對此不了解,兇猛的亂臣賊子會偽裝成忠實的狗。
144、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強,先戰者勝。——韓非子 圣人治國,未等用刑,人民就服法,這樣國力就強大;未等開戰,就穩操勝券,這樣必勝無疑。
145、偏借其權勢,則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權勢也。——韓非子 大權旁落,于是君與臣的位置發生變化。這就是說,不能將權勢讓給大臣。
14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 用你的矛,來攻擊你的盾。
148、私行勝,則少公功。——韓非子 以權謀私的行為盛行,就很少有人為國立功。
149、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韓非子 凡是德都是正因無為而聚集,因無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穩,因不用而牢固。
151、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韓非子 道是看不見的,在運用道的時候,不能被覺察出來。
152、舉世有道,計入有計出。——韓非子 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既要算計得道的,也要算計失去的。
153、奸不容細,私告任坐使然也。——韓非子 再細小的奸邪行為都不容發生,這就是私人告密和連坐受刑所起的作用。
154、峻法,所以禁過外私也;嚴刑,所以遂令懲下也。——韓非子 峻法是用來禁止過失、排除私心的,嚴刑是用來執行命令。
155、一民之軌,莫如法;厲官威民,退淫殆,止詐偽,莫若刑。刑重,則不敢以賤易貴;法審,則上尊而不侵。——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