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班級照不叫班級福,工作照不叫工作福,結婚照也不叫結婚福……仔細想想,所有合照中, 只有一家人的照片,后面跟著一個“福”字,叫「全家福」。
長輩安康,齊齊整整,便是一家人的幸福。
看到別人家的全家福,真的會羨慕他們的好福氣。港劇里總說“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比什么都好。”
小時候沒體會,如今感覺越來越強烈。 “財源廣進”也好,“步步高升”也罷,都沒有“闔家歡樂” 、“花好月圓”重要。
以前手機里滿是和朋友的自拍,卻沒有一張與把我從小帶大的爺爺和外婆的合照。
和很多人一樣,我總覺得他們會一直在家等我,于是一直被耽擱。
這兩年年夜飯時我都會架起手機,和外婆父母一起拍一張照片。老人的情緒往往比我們想象得更敏感,外婆說一年到頭也見不了我幾面,這次見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
我寬慰她:“很快就能再見的,我把這次拍的照片印出來,你想囡囡了,就看看桌子的照片。”
這時外婆就會笑得格外開心,要我把她拍得漂亮一點。
其實心里也會害怕,害怕某年的全家福會少了外婆,更害怕照片里最終將只剩我一個人。
正因為不想留下“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遺憾,才更加珍惜當下,珍惜身邊的家人。
02
近年來,很多人抱怨年味越來越淡。
我覺得,與其說年味變淡,不如說我們長大了,缺乏像“拍全家福”這樣的儀式,過年這件事不再占據生活中所有篇幅。
兒時過年的味道,元旦前就藏不住了。
那會兒總覺得熬過期末考試和家長會,便可以享受這段一年中最肆無忌憚的時光。
外婆從冬至前便將醬鴨和臘肉掛上廚房窗臺,為我翻制新棉襖;
媽媽帶我去超市買年貨,出手比平日里大方好幾倍,零食水果隨便拿;
爸爸會去寺廟里提前求來春聯和福字,早早地與我一起將它們貼在大門口;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要拜灶神;
臘月二十四要大掃除;
臘月二十九要祭祖,忙碌小半個冬天后,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終于在臘月三十將過年氣氛推向最高潮。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八寶飯
年三十當天,外婆會早早地去知味觀買八寶飯,有時我會跟著一起去,長長的隊伍一點也不討人嫌,空氣里洋溢著喜慶。媽媽在家里煎蛋餃,金元寶一樣的蛋餃放湯炒菜味道都很鮮美。 等我和外婆到家后,再一起包春卷。
春卷
我曾經一度以為春卷只有豆沙餡的,出門上學以后才在餐館里吃到菜春卷,隨即和媽媽分享這“神奇”的趣事,媽媽在電話那頭笑得不行: “傻瓜,你從小愛吃豆沙餡的,所以我們家的春卷只包豆沙的。”
當時聽完這話心里又甜又 酸,恨不能馬上回家,回到為我遮風避雨的安樂窩。
到了晚上,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爸爸最愛看本山大叔的小品,小品演完后,他便帶著我去家樓下放鞭炮。
再然后就是拿紅包和跨年守歲了。睡覺前把紅包塞在枕頭下,再把新衣服放在床頭,滿心期待大年初一的到來。
這些年,出門上大學,離家千里外工作,過年幾乎是和長輩唯一團聚的時刻。
如今他們成了當年的我們,數著日子盼著春節。春節就像一根風箏線,將離開家鄉的我們,牽回他們身邊。
兒時過年的歡喜與熱鬧勁兒成了汪曾祺筆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鴨蛋,如走馬燈一般在腦中回放僅存在記憶中,慢慢失焦變得模糊。
03
長大后的我們,沒有了寒假,別說小年,能搶到年三十當天回家的車票已是萬幸。
現在的人物質生活豐富,不用一年到頭指望年夜飯,平時也能吃得豐盛;
隨著娛樂消遣多樣化,春晚的形式大于內容;
好多城市出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條規,跨年前后的噼里啪啦聲越來越零星;
加班熬夜成家常便飯后,對守歲不再有兒時的興奮;
比起新衣服,年輕人有了更多想要的東西,比如車房,然而它們的價格高出衣服太多太多,縱使拼全力背上貸款擁有這些后,也沒有兒時床頭的那套簇新衣服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
祖父母輩的老去,意味著他們不能再操持過年的大小事,待他們百年后,一家人也越來越難聚齊……
長大后昔日過年時擁有的特權不再誘人,對過年本身也不再期待。
是我們先怠慢了年,卻又抱怨年的味道越來越淡。
對于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年味還是很濃。
因為他們只有在這個時候可以放假在家,不寫作業, 不受父母的管教,可以玩到半夜三更,最重要的是:可以拿紅包!
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對這些特權欣喜若狂。
所以要恢復心中的年味,首先要向孩子學習,給自己制造期待感和儀式感,做一些只有過年才能做的事情。 比如前面說的拍全家福,又比如在親戚群里搶紅包。
紅包不僅是孩子的特權,也是親友間傳遞祝福與愛的方式。
04
期待和儀式感是需要記錄的。
《四個春天》是今年第一部感動我的電影,導演陸慶屹用鏡頭記錄下四次回老家過年時父母的日常。
父母為過年回家的孩子們準備飯菜,熏臘腸,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看老照片,看春晚,忠實地記錄下普通中國家庭在過年時的幸福,平淡中積蓄著真情。
時代在變化,我們記載親情的方式也在變,在短視頻流行的今天,普通人也可以拿起手機,用騰訊微視記錄下家庭每一年的變化。
昨天刷微視的時候,就看到一家八口用短視頻的方式拍全家福,非常有意思。
弟弟上小學了,乳牙和稚氣都悄悄離去;
姐姐進入青春期,手比網絡上流行的愛心;
爸爸掛著紅圍巾,帥氣地向鏡頭敬禮;
媽媽和她的姐妹們笑靨如花,眉眼里團著和氣;
壓軸出場的爺爺奶奶,是整個家庭的魂,他們健在便是全家的福氣。
這樣一段生動的全家福視頻,比單調的照片能承載更多的情感內容。新鮮的拍攝方式,給抱怨年味越來越淡的我們,添了一份期待與情懷。
除了短視頻形式的動態全家福紅包,微視還推出普通視頻紅包、手勢紅包雨、多結局埋紅包以及討紅包等個人視頻紅包玩法,可以通過微信和 QQ 發給家族群的其他親人。
個性化的視頻,避免了“恭喜發財,大吉大利”這樣千變一律的發紅包名稱。
機智如你,自然不會在討紅包時落入俗套。配上幾句俏皮的吉祥話,讓人不自覺地想在發你的紅包后加一個零。
05
出了年后,你我又將繼續遠行,回到大城市的寫字樓,追逐自己的夢。在有限的回家時間里, 多聽點父母的嘮叨,多參與他們的生活,教教他們新鮮事物——怎么拍動態紅包全家福。
記住: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比任何的保健品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