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水 光 氣 —— 何多苓個展
Gaze of Samsara
He Duoling Solo Exhibition
藝術家 | 何多苓 Artist | He Duoling
藝術總監 | 楊超 Artistic Director | Yang Chao
策展人 | 趙歡 Curator | Zhao Huan
學術主持 | 許晟 Academic Director | Xu Sheng
主辦單位 | 西安美術館
Host | Xi’an Art Museum
協辦單位 | 何多苓美術館
Co-organizer | He Duoling Art Museum
開幕時間 | Opening
2018.6.30 15:00
展覽時間 | Duration
2018.6.30 - 2018.9.12
展覽地點 | Venue
西安美術館三、四號展廳
前 言
眼中的輪回
幾年前,當何多苓準備創作新的人物肖像系列的時候,中國當代社會和藝術界都在重新討論科技與人文的關系,而這在更深次上源自對人性與文化的價值定位的模糊性。何多苓極少口頭回應這些問題,也很少有人意識到他的作品在藝術史之外所具備的深層價值。當實施這次名為“山-水-光-氣”的個人展覽計劃時,我忽然發現,也許他的肖像作品在跨越了更長的時間節點之后,重聚的結果將會是對過去理論工作的一種反思,以及對他的創作過程的重新發現。藝術家究竟還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么?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恰恰就在那些從來就閉口不言的藝術家和作品當中。緘默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創作狀態的必然,也是人們常常錯過這些答案的原因。
在何多苓過去的創作生涯所覆蓋的時間段里,世界當代藝術充滿了活力和冒險精神,也充滿了對不同文化及歷史的審視。中國當代藝術在其中扮演著多重的角色,而這其中必然的矛盾性也正是個體藝術家所面臨的尷尬所在。何多苓的繪畫在當代的多樣性中并沒有展示其彈性,它們始終處在個體與繪畫最為直接的連接點上。這讓他能夠以少見的真實狀態拒絕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并由此用另一種可信的方式提供密碼一般的答案。然而,他的行為常常只為一切概括性的陳述帶來了方便。這次展覽盡力用更完備的方式展示何多苓的作品,但它提供的視角并不是概括式和全景式的。相反,那些技術,色彩,人物,構圖,以及一切可見內容的不斷變化,早已突破了人們看待“繪畫”或“技術”的一貫傳統,變成了唯一可行的,陳述個體生命與世界之關系的方式。
人物是對“山-水-光-氣”的抽離,是不同的氣場及時間經緯在他眼中的輪回。
和歷史上許多重要的藝術家一樣,何多苓的作品會讓“傳統”這個詞消解在無數細密而深刻的感知回路當中,并重現生命與藝術在時間長河中所保留的一致性,而這正是當代社會最需要去發現的東西。
趙歡
2018.6.4
部 分 作 品
烏鴉是美麗的
布面油畫 89.8 x 70cm 1988
庭院方案三
布面油畫 200 x 140cm 1995
雜花寫生 No.2-17
布面油畫 80 x 60cm 2012
花園
布面油畫 150 x 120cm 2013
風
布面油畫 300 x 80cm 2013
光
布面油畫 300 x 80cm 2013
水
布面油畫 300 x 80cm 2013
布面油畫 300 x 80cm 2013
雜花寫生No.8-18
布面油畫 80 x 60cm 2018
何多苓,生于成都,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畫家的代表。作品為中國美術館、福岡美術館,龍美術館,松美術館等海內外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
上世紀80年代初,他即以油畫《春風已經蘇醒》、《青春》、連環畫《雪雁》等作品引起轟動,成為塑造一個民族和集體形象的代言畫家。1992年,其作品《今夕何夕》顛覆其一貫恪守的焦點透視法則,首次使用雙重空間的處理手法,作品風格更為趨近中國古典繪畫風格。
何多苓的藝術具詩意的特質,重繪畫性,唯美、優雅、感傷,他追求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度。他的藝術造型功底堅實而全面,落筆之處,人物、景象充滿生命活力。他在形式語言上所推崇的單純感與中國傳統水墨畫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洗練中見細致,于單純中現復雜,表現出一種超然的精神境界和深層次的藝術追求。
在當代中國畫壇,何多苓是一位令人矚目的人物。自1982年推出油畫《春風已經蘇醒》以來,他不斷有新作問世,畫風悄悄地變化,形式、語言在逐漸完善,但他作為畫家的面貌卻是鮮明的,予人的形象是整體的。他被認為是具有杰出才能的現實主義畫家。這現實主義,我想把它稱作“哀傷而抒情”的。對,何多苓正是這哀傷、抒情的現實主義油畫的代表人物。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代青年人。
何多苓的繪畫形式語言也是與四川其它畫家不一樣的。作為油畫家,他的造型功力堅實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筆下顯得很有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語言上所達到的單純感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有相通之處。就畫面整體的單純感而言,它表現出一種較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藝術理想。還有,他在單純中求細致和復雜的手法,(如他所說,對外輪廓的限制很嚴,輪廓里的東西畫得很充實、微妙),也是得之于中國傳統藝術之啟發。
在強大的西方現代美術潮流前面顯得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的中國大陸美術界,給善于思考和毅力堅強的人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最好機會──逆潮流而行,走出自己的路。雖然這條路荊棘叢生和途程遙遙。中國的名言「走寂寞之道」給一切探索者以莫大勇氣和力量鼓舞。何多苓還在辛勤的探索著,但他已經取得的,是中國美術界引以自豪的。
何多苓總是用文體說明形象語言形式的重要,他認為,“如果我們顯得虛無,那無非是想掩蓋一些簡單的真理。這個真理就是好的文體使人迷戀,畫畫也一樣。”
開幕時間 | Opening
2018.6.30 15:00
展覽時間 | Duration
2018.6.30 - 2018.9.12
展覽地點 | Venue
西安美術館三、四號展廳
編輯 | 艾晴坤 審核 | 劉紅昌
Xi'an Art Museum
西安美術館坐落在曲江新區大唐不夜城內,北依大雁塔,南望終南山,是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按國際一流標準,斥巨資投資建設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設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展廳總面積約800平方米,配有完整的文化服務設施,學術報告廳、藝術生活體驗館、藝術書吧、藝術咖啡館、藝術餐廳等,是集展覽、公共教育、學術研究、收藏、藝術衍生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美術館。
作為現代化新形態公益性的大型美術館,西安美術館用創新的理念與體制來展現一個現代美術館的存在方式,期待為美術館業及公共教育事業的輝煌發展做出貢獻,建設成全國重點美術館之一,結合西安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在文化藝術領域積極引領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再生。
開館時間
10:00 - 19:00(周一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