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月15日,邵洵美與盛佩玉在上海南京路的卡爾登飯店舉行了盛大婚禮,邵洵美時年21歲,盛佩玉22歲。證婚人是名人馬相伯,許多名人如郁達夫、徐志摩、陸小曼等都來祝賀。《上海畫報》封面甚至還刊登了“留英文學家邵洵美與盛四公子侄女佩玉女士新婚儷影”的結婚照,還配發了《美玉婚淵記》文章。可想而知這場婚禮在上海灘是多么盛大而人盡皆知,兩人的家世背景也非同尋常。
圖 | 《上海畫報》邵洵美與盛佩玉婚照
盛佩玉,江蘇武進人,1905年出身于上海灘第一豪門盛家。邵洵美長相俊美,出身于官宦世家,兩人是親表姐弟的關系。邵洵美的母親是盛佩玉的親姑母。也許很多人會說,表親之間怎么可以結婚呢,但是在那個年代很正常,這還是有點法律依據的,據國民政府在1931年頒布的《親屬法草案》中:
“ 近親不得結婚,但表兄弟姊妹不在此限。”
說起邵洵美與盛佩玉的相識,是因為盛佩玉的祖父盛宣懷的葬禮。盛宣懷生前與李鴻章同僚,創辦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無數個第一,洋務運動的開展也功不可沒,所以他去世后的葬禮很是盛大,抬棺要100個人,且是從故宮請來曾經為慈禧太后抬棺的原班人馬,停棺要三年,上海一年蘇州兩年,送葬的人從盛公館一直排到了外灘,許多人都表示這樣大的出殯場面從未見過。葬禮結束后,一大家子都去了杭州散心,其中包括邵洵美與盛佩玉這兩表姐弟。盛佩玉雖出身名門,卻沒有大小姐的驕奢之氣,反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清新脫俗,邵洵美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她,春心萌動,還偷偷拍了盛佩玉的照片,回去后立即就寫了一首詩《偶然想到的遺忘了的事情》。
自從在人群中看到了盛佩玉,邵洵美對此念念不忘,還時常看盛佩玉的照片,吟詩作對,無意間在《詩經》中讀到:“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邵洵美很是高興,心想佩玉和洵美,真是天作之合,于是他才把自己的名字邵云龍改成邵洵美,就是為了與佩玉遙呼相對。當時盛佩玉問邵洵美為什么改名,他還笑著回答:“你叫佩玉,我就叫洵美,我的名字要和你聯系在一起”!可見當時的邵洵美對盛佩玉一片癡心。
1925年,邵洵美就要赴英國留學,于是他請母親盛樨蕙出面提親。盛佩玉當時曾說:“我的哥哥和叔叔們不贊成我的親事,說洵美是滑頭,四姑母夫婦又太糊涂,到他家不會稱心的。我家親戚朋友都關心我,我卻說:‘不管是他的滑頭還是他的家庭,關鍵在于我!’”也許是盛佩玉的堅持,又或許是家人們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兩人還挺合適,所以結果如愿以償。邵洵美興奮地和盛佩玉拍了一張合影照作為訂婚紀念,盛佩玉還為邵洵美編織了一件白毛線背心,邵洵美因此寫了一首詩《白絨線馬甲》,并發表在《申報》上。
對于盛佩玉而言,她目睹了太多的婚姻悲劇,“吸煙,納妾是那個時代的風氣,在我家可以講像傳染病一樣盛行!”所以她對愛情,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于是在邵洵美留學前,盛佩玉與他約法三章:
“ 要家庭好,就首先要丈夫好。我便向洵美提出了條件:不可另有女人(玩女人);不可吸煙;不可賭錢。他這時是很誠心的,答應能辦得到。凡是一個人在一心要拿到這樣東西的時光,是會山盟海誓的。我呢,當然是守他回來。”
而且邵洵美在赴英途中,每到一處,都會買明信片,寫上幾句浪漫的短詩寄給盛佩玉;等回國后,他又把這些短詩變成詩集《天堂與五月》出版,扉頁上寫有“贈給佩玉”四個字。
邵洵美對盛佩玉的追求可謂是煞費苦心,兩人結婚后也很幸福。雖說當時邵洵美家庭沒落,但婚后的邵洵美靠著自己的才華做著自己的出版事業,與徐志摩等文人關系也很要好,平常樂于助人,很受身邊人的喜愛。盛佩玉更是賢妻良母,兩人還生下了一男四女五個孩子。但是生活往往不會讓你一直平穩幸福。
1935年5月,邵洵美應邀參加交際名媛弗麗茨夫人舉辦的晚宴,就是在這個時候和美國女作家艾米麗·哈恩相遇了。這位美國女作家看到邵洵美的第一眼,就覺得這男子生得俊美好看。兩人相見恨晚,用英語寒暄聊天,邵洵美還應艾米麗的要求給她取了個中文名——項美麗。
圖 | 外籍妻子項美麗
邵洵美還邀請項美麗到他楊樹浦的家中做客,項美麗一口答應。不久,邵洵美和項美麗同游南京。他們激動地互相擁抱,他聲音顫抖地說:“我知道這一切會要發生,我一看見你就知道了。”
然而一次,邵洵美外出時告訴盛佩玉是去公司,佩玉帶家人去采購年貨,卻發現邵洵美的汽車停在項美麗的屋外。女人天性敏感,于是盛佩玉叩門而入。卻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邵洵美與項美麗同坐在一個床上吞云吐霧地吸鴉片!盛佩玉既氣憤又悲傷,最終還是默認了。
盛佩玉后來在回憶錄中“警告邵洵美按時歸”一節中寫道:“項是單身女子,自由得很。洵美,我又不好不放他出去,我應當要防一手的。因此我向洵美提出抗議,我說:‘日里出去你總說得出名正言順的理由,但你往往很晚回家,當然我也不應當不相信你,我們憑良心講,日里我夠忙的了,你也要為我著想。如果夜里過了十一點你還不到家,那么不怪我模仿沈大娘的做法,打到你那里去。’所以他記著,不敢誤卯(時間)。”(沈大娘是一戲中人物,為挽救婚姻,打上門去怒斥第三者。)
圖 | 年輕貌美的項美麗
沒過多久,邵洵美與項美麗在項美麗江西路的寓所同居了。項美麗還經常來玩,盛佩玉都是盛情款待,還和她一起逛街。民國時期有不少文人出軌的劇情,但絕沒有像盛佩玉與項美麗這樣能夠情同姐妹的。大都是原配揮起大旗捍衛自己的婚姻,比如蔣碧微,敢直接帶刀劃破小三的畫警告她,比如江冬秀以死相逼,再不濟那也是憤憤不平的。能如盛佩玉和項美麗形同好姐妹朝夕相處的那是絕無僅有,項美麗的寵物猴子死了,盛佩玉還幫著她一起埋葬它。邵洵美有時候約了妻子和項美麗一起出去吃飯、跳舞、看戲,三人同坐邵洵美那輛黃色蓬式車行駛在馬路上,人們都會投過來好奇的目光。
實際上許多人都會好奇為什么項美麗與盛佩玉能夠相處如此融洽呢,我想這除了邵洵美自己的權衡之術玩得好,項美麗的自知之明和盛佩玉的寬容也很重要。比如邵洵美經常在項美麗面前說盛佩玉是一位非常好的妻子,并不是花言巧語地說些她人老珠黃不識大體的話來討項美麗的歡心,這同樣也讓項美麗知道,哪怕自己再愛邵洵美,也不可能從他那里得到名分。但項美麗作為一個在西方教育下成長的女性,她更享受不在乎名分和天長地久,只要朝夕相處的快樂就足夠了。再加上盛佩玉深愛邵洵美,愛屋及烏,作為名門閨秀,識大體寬容大度,所以三人得以融洽相處。
圖 | 帥氣的邵洵美
然而溫暖的生活終歸不會太長久,隨著日軍侵入上海,在1937年8月14日,邵洵美一家只能逃離楊樹浦大宅,住到了法租界霞飛路。邵洵美許多財產如數千本書籍等都沒能帶走,更讓人著急的是,他的印刷廠就在日占區,隨時有被沒收的危險,一旦沒收就真的傾家蕩產了。
邵洵美立即請求項美麗幫忙,項美麗毫不猶豫,很快弄到一張特別通行證,雇了一輛卡車和10個俄國搬運工人,將邵洵美的財產,特別是影寫版印刷機等先后裝了17車;她親手高舉美國國旗押車,一天內5次通過外白渡橋,才把東西全部安全運到租界。多虧了項美麗的全力資助,全家的生活才重新燃起生機。這時候的邵洵美在徐家匯租下房子,并且接到了印制《中華畫報》和《良友畫報》的生意。
也正是因為盛佩玉看到了項美麗為邵洵美所做的這一切,她深知這個女人如她一般也深愛邵洵美,這更使兩人的情誼加深了,盛佩玉甚至還提出并鼓勵項美麗與邵洵美領結婚證。邵洵美對項美麗說:“如果你愿意當我的妻子,我們可以去辦一份文件,然后在我的孩子中間隨便挑一個你喜歡的,作你的孩子,其他孩子也都是你和佩玉兩個人的。”于是項美麗和邵洵美前往律師事務所,辦理結婚手續。盛佩玉按照納妾的習俗,送給項美麗一對玉鐲。
圖 | 邵洵美盛佩玉夫婦早期全家福
不久,一家國外出版公司高價邀請項美麗撰寫宋氏三姐妹傳記,因為項美麗沒有門路采訪到宋氏姐妹,所以邵洵美就陪她飛到香港,帶她去見和宋藹齡十分熟悉的姨母盛關頤。項美麗見到宋藹齡后,呈上寫作計劃。宋藹齡同意并且說服了兩個妹妹。項美麗要飛往重慶采訪宋美齡和宋慶齡,邵洵美因為擔心盛佩玉以及家中老小沒有同行,他和項美麗相擁而別,回到了上海。項美麗到了重慶,寫信希望邵洵美到重慶來。
然而邵洵美深知需擔起家的責任,便回“費用太貴了,而且要是我去了重慶,日本人知道后會找佩玉麻煩的。”
項美麗因寫作《宋氏三姐妹》成名,她寫作出版了數十本書,其中有10本是寫中國題材的,10本中又有4本是以邵洵美為主角的,其中《我的中國丈夫》一書中詳細記錄了她與邵洵美的愛情故事,項美麗寫道:“我覺得中國沒有邵洵美就不可愛了。”
然而,這段戀情終究還是走散了。就在1939年11月,項美麗前往香港搜集宋氏姐妹資料的時候,愛上了英國少校查爾斯·鮑克瑟,并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1945年11月,查爾斯與項美麗在紐約正式結婚。而1946年夏,邵洵美應國民黨宣傳部長張道藩委托,前往美國考察電影、購買電影器材。他在美國逗留了半年,專程前往紐約看望項美麗。
再次相遇的時候,兩人都沒有了當初的情絮。查爾斯笑著對邵洵美說“邵先生,您代為保管了我太太好幾年,現在應當奉還了。”“我還沒有安排好,還得請您再保管下去。”邵洵美含笑作答。項美麗聽后更是大笑不已。
更為一提的是,邵洵美聽說項美麗生活拮據,還找到當時經營古董店的老朋友,借了1000美元。把錢轉借給項美麗,才放心地離開美國。邵洵美回國后,忍痛賣掉許多郵票,才湊足1000美金還給了美國朋友。
或許時間真的可以沖淡許多感情,最后所有的愛戀全都歸于平淡,然后珍惜眼前人。有多少人年少時愛得轟轟烈烈,卻能夠如他們一般在年老時再度相逢卻只是對往事相視一笑。我對你可能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的感覺,卻還是希望你好。
圖 | 氣質高雅的盛佩玉
邵洵美50歲的時候,出版了一部“托派分子”的圖書,于是受到《(省略二字)日報》連續7天的激烈批判。
邵洵美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工作,然而經歷了一年多,沒有人敢要他。什么原因呢?原來他是被魯迅痛斥過的“敵人”。魯迅曾諷刺邵洵美靠做上門女婿發財,他在《拿來主義》一文中寫道:“因為祖上的陰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他還在《準風月談·后記》嘲諷邵洵美:“‘捐班’文學家也用不著什么新花樣,只要一開書店,拉幾個作家,雇一些幫閑,出一種小報。‘今天天氣好’是也,須會說的,就寫了出來,印了上去,交給報販,不消一年半載包管成功。”
而邵洵美又怎么會招惹魯迅了呢?原來,是因為在1933年8月20日,邵洵美發表文章,嘲笑了某些文人“借文藝雜志或是副刊的地盤,極力地為自己做廣告:但求聞達,不顧廉恥。”不料,魯迅以為是在貶低他,于是接連著文大罵邵洵美。
圖 | 1950年,邵洵美在北京家中
50年代初,魯迅可是紅遍大江南北,他批判過的邵洵美有誰敢聘用呢?于是邵洵美只能回到上海,依靠盛佩玉變賣首飾度日。直到1954年,夏衍介紹邵洵美為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書,邵洵美這才能夠以稿酬勉強維持生計。
邵洵美是幸運的,有寬容賢淑的盛佩玉,困難落魄從未離棄,有知己難求的項美麗,多年以后仍相視一笑。而他是珍惜的,也盡自己最大的限度做到了擔當。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如此幸運,愿你我縱有往事歷歷在目,也要珍惜眼前人眼前事,迷途知返,不忘初心,忠于家庭,方得始終。
文 | 文茵『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