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天主教對于人類惡行的劃分
傲慢、嫉妒、暴怒、懶惰
貪婪、暴食和色欲
其實,不管是古今還是內外
歷史對于人性的考驗
從來沒有停止過
暴食
gula
從夏商到明清一直沒什么存在感的
可能就是南北朝了
前有三國爭霸,后有盛世長安
南北朝169年的歷史
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那幾個變態的皇帝了
有喜歡人體解剖的宋后廢帝劉昱
有熱衷亂倫胡搞的宋前廢帝劉子業
也有暴飲暴食吃死了的齊文宣帝高洋
這個北齊有名的“瘋子皇帝”
喜歡烤肉:豬、牛、羊、鹿、魚各種肉
喜歡喝酒且酒品不好
金鑾殿上一口鍋一把鋸,喝多了就殺人
砍掉最寵愛的薛貴嬪的頭
尸體肢解做成琵琶抱在懷里
醉酒之后打罵母親婁太后,各種惡行層出不窮
酗酒→殘暴→濫殺
十年從政三十四歲臨終
飲酒暴斃成為歷史留給他的“墓志銘”
浪費食物,沉迷享樂
狹義的觀點認為“暴食”等于浪費食物。廣義來說,指“沉迷”于某事物,如酗酒、濫用藥物、屯積不必要物品、沉溺于賭博玩樂而不思進取等。
暴食
色欲
luxuria
帝王死后大多有謚號
隋朝楊廣的謚號換過3個
明,閔,煬
大家熟知的隋煬帝其實是唐李淵追謚的稱號
古代《謚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
好內遠禮即為貪戀女色不遵禮法
去禮遠眾即為破壞禮制背棄公眾
隋煬帝的一生:游而不厭、淫而不倦
在位13年出游11年多
奪位縱淫,逼辱父親隋文帝的寵姬
繼位初就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共一百二十人
晚年時在揚州建造迷樓
令人挑選美色、多情、多才的女子充入迷樓
多年窮奢極欲導致民怨沸騰,人心思亂
落得一個“身死國亡”的下場
放縱自己的欲望,只重視肉體滿足,忽略心靈溝通
色欲是指過于強烈的、不合乎道德的欲望。對性愛的渴望,對刺激的追求等都是色欲最極端的罪行。
色欲
貪婪
avaritia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煙是后身。”
這是清朝巨貪和珅寫于牢中的一首絕命詩
鈕祜祿氏和珅作為乾隆年間的一代寵臣
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
領班軍機大臣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權利大了,欲望也就大了
結黨營私,聚斂錢財
文物古跡、金銀玉器、珍寶銀號、田地房屋
私吞罪臣李侍堯的家產
偷拿康熙皇帝寫給孝莊太皇太后的福字碑
控制科舉制度,收受秀才賄賂進行賣官交易
……
據《清稗類鈔》說和珅抄家時的財富約有白銀八億兩
光靠他一人兒就能還清:
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賠款
希望占有比所需更多的事物
尤指對金錢或權力的過分追求。如所有朽壞的罪惡一樣,是人為了會腐敗、放棄永恒的東西。與貪婪有關的罪包括偷竊、打劫、貪腐、叛國等。
貪婪
懶惰
acedia
天啟朝——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災難時期
執政者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
四大奸臣之一魏忠賢就是出自這個時期
朱由校在位七年中,崇信宦官、不問朝堂
縱容乳母客氏,重用魏忠賢
在前朝陷害忠良,在后宮荼毒妃嬪,他不管不問
整日沉浸在木工活之中
刀鋸斧鑿、丹青揉漆,造噴泉、修木器,他樂此不疲
旱災、水災、蝗災,大江南北、民不聊生
殺忠臣、丟國土、鬧起義,朝廷內外、危機四伏
或許在木匠這個角色上,他精益求精做到極致
但在皇帝這個身份上,他恐怕沒有一件事做得妥當
23歲服“仙藥”身亡將爛攤子扔給了崇禎皇帝
雖然崇禎帝勤儉勤勉、兢兢業業
但這時的明朝,可能誰都回天乏力了吧
逃避現實、無責任心及浪費時間
懶惰是1.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2.該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包括怠惰、怯懦、容易滿足及無責任感。
懶惰
傲慢
superbia
“融三歲,能讓梨”
這句出自三字經的名句告訴我們做人要謙遜
可是想不到這個從小謙虛有禮的“別人家孩子”
在長大后正是由傲慢引來的殺身之禍
孔融——建安七子之一
家庭好:孔子的二十世孫
才學好:能詩善文,寫過《孔北海集》
工作好: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
但是為人有些恃才傲物,就喜歡“唱反調”
十歲時拜訪名士李膺,懟得人家沒面子
成年后抨擊領導曹操,公然藐視法令
仗著自己是輿論界的大V,散布驚人言論
各種花樣作死惹怒曹操
最后連累全家被處死
當時轟動的金句:
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
翻譯:
父親不值得孝順,孩子不過是其一時情欲的產物;母親沒什么恩情,十月懷胎就好比一件器物暫時寄存在瓶子里,分離后器物與瓶子就沒關系了。
最嚴重的罪惡,包括對人不敬、對他人兇殘
傲慢一種內在的自我膨脹,會帶來盲目,使人受到自我的局限,并從內在開始通往覆滅。
傲慢
憤怒
ira
戰馬超、收嚴顏、敗張郃
三國名將張飛最有名的事跡
估計就是長坂坡一聲吼退曹軍百萬
沒錯,嗓門大脾氣也大
一怒之下,殺了與他不和的下邳相曹豹
一怒之下,殺了勸降后又反悔的秦宜祿
嚴顏被生擒時甘愿砍頭也不投降,他怒
面對一句話也不和他說的名士劉巴,他怒
張飛性急易怒,敬上欺下
心情不好還要和下屬撒氣
最后也是因為脾氣暴躁,鞭笞部下
在出兵之際
被麾下將領張達﹑范強謀殺
憎恨他人
無理的憤怒,對人復仇。在律法所賦與權力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包括歧視、過分的警戒心、對他人有傷害意圖。
憤怒
嫉妒
invidia
正史上道家鬼谷子收過4個關門弟子
龐涓、孫臏、蘇秦、張儀
龐涓殘害孫臏的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
因為嫉妒師兄孫臏的才能
使用計謀迫害、刮去孫臏的膝蓋骨
有才能沒德行
四處征戰、樹敵眾多
自刎死后陵墓也被偷掘毀壞,暴尸荒野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能比我好”
這句對人性的剖析似乎是對嫉妒最好的詮釋
蔣勛先生說過:
“人與人之間所有的嫉妒,都是源自欣賞”
或許曾經都一起許過一馬平川的愿望
但當初心變為私心
我們是否也能不長出罪惡的果實
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惱恨他人
跟貪婪一樣,是一種因為不能滿足的欲望而產生的罪惡。貪婪通常跟物質財產有關,而嫉妒則跟其他有關,例如愛情或他人的成功。
嫉妒
這探究人性的七宗罪
你覺得哪個罪最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