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營業利潤并不直觀,更重要的是看營業利潤率,也就是營業利潤除以營業總收入。然后跟同行比較一下,如果這個指標高,說明這個公司在行業里的競爭地位很強。
下面我們再說一個重點就是凈利潤,究竟凈利潤是怎么產生的呢?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也就是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支凈額,繳納了所得稅后,剩下的就是凈利潤。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主營業務無關的一些偶發性收入。與營業外收入對應的損失就是營業外支出,比如說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等。他們的共性就是跟經營活動無關,而且不可持續。因此營業外收入通常不靠譜,這個數字數值不要太大就可以。通常而言,如果企業利潤的主要部分經常來自于營業外收支,基本肯定,這是企業在打扮自己的報表,背后有陷阱的概率很大,所以建議投資者警惕并且遠離。關于投資有句名言說得好:”廚房里不會只有一只蟑螂”。如果發現了問題,問題絕不止一個賣樓增加收入那么簡單,這里面可能到處都是坑,如果你要不是監管機構,也不是專業的調查記者,其實你也沒必要去搞清楚什么,知道是個坑繞開就好,何必要跳進去,看看坑里到底是什么呢?
還是要提醒大家一點,凈利潤不等于掙到錢,兩者可以有很大的區別。凈利潤其實要多少就有多少,凈利潤必須結合現金一起看。很簡單打白條,把貨拉走,權益發生了,凈利潤增加了,但錢卻壓根沒見著。看似凈利潤大增,過幾天人家告訴你應收賬款全都壞賬了,企業分分鐘變成巨虧。這都是套路。套的就是那些只看利潤不看現金的股市上懶惰的投資者。
凈利潤一定要和現金流量表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對照著看。投資者可以直接用經營現金流凈額,除以凈利潤來衡量凈利潤的含金量。
如果該比值連續數年大于一,那么恭喜你發現了印鈔機的概率就很大,反之連續數年小于一,則需要投資者提高警惕并挖掘原因了。
下面我們再了解一下怎么快速的去讀財報的利潤表,我們拿到一張利潤表之后,我們關注四點已經足夠了-營業收入,毛利率,費用率和營業利潤率。
營業收入肯定是增長,增長,再增長,現在增長,過去增長,未來還增長那是最好的。營業收入的增長通常有三種途徑,第一,需求增加,第二,市場份額擴大第三,價格提升。
看營收的增長,不能孤立,還要跟同行業比較。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你高增長是沒有用的,你得比別人更強才說明你的企業具備投資價值。否則很可能就是因為趕上這波潮流了。比如開煤礦的都發財了,能說煤老板都值得投資嗎?遇到宏觀不景氣,還不是分分鐘死掉。
如果是潛在的需求增長,在行業內是不會產生受損者,大家都受益,所以呢,大家處于一種和平的狀態,不會你攻擊我,我攻擊你,增長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如果是市場份額擴大而造成營業收入增加,是以競爭對手受損為代價的,所以你必然會遭受到競爭對手的反擊,因而要評估競爭對手的反擊力度以及反擊下增長的可持續性。而價格的提升是以客戶付出更多為代價的可能,使你在同行業的競爭處于價格劣勢,所以存在損失客戶的可能性。一個企業營業利潤率從50%升到70%可能相對來說容易很多,但是從70%升到80%,可能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因為常識告訴我們,持續的增長相當困難,連數學也告訴我們,如果一家上一年營業收入為10億的企業保持20%的增長,大約在70年后,它的營業收入就會相當于上年整個地球所有國家的GDP的總和,顯然這根本就不現實。
毛利率
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就是毛利潤,毛利潤除以營業收入就等于毛利率。作者的建議,我們要選擇高毛利率的企業。毛利率保持在40%以上的企業通常具有某種持續的競爭優勢。40%的以下的毛利率企業,通常處于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毛利率低于20%歲的企業,建議留給藝高膽大的高手或者是該行業專業人士吧。
我們再看費用率,也就是指三費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首先費用率也是用來排除企業的。我們在看費用率的時候,要警惕費用率高的公司和費用率劇烈變化的公司,如果一個公司費用率比較高,說明企業的營收基本都是被費用給燒出來的,這就表明企業如果遭遇資金困難可能隨時會死,另外,如果費用過高,公司的市場份額以及用戶水平就要打一個問號,這些費用退潮之后,用戶會不會走掉,銷售會不會崩塌,這個是一個巨大的疑問。比如現在很多游戲公司,看起來收入不錯,但費用極高,就是因為在各大流量入口上大比例的投放廣告所導致的,一旦流量推廣下架,收入就會大幅下降。
費用率也可以用費用占毛利潤的比例來觀察,這個角度就去掉了生產成本的影響。大體來說如果費用能夠控制在毛利潤的30%以內就算是優秀的企業了,在30~%70%的區域仍然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企業,但是如果費用超過毛利潤的70%,通常而言,關注的價值不大。
最后我們再說一下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等于營業利潤除以營業收入,他是財報的核心數字。當然投資者也不能光看數字的大小,要對比歷史的變化,營業利潤上升了,你就要看是因為售價提升還是成本價降還是費用控制得力。導致營業利潤率變化的原因,會不會導致其他的結果,比如說。提價會不會導致市場份額的下降?成本是全行業是一起降了還是該公司獨家?原因是什么?是一次性影響還是持續影響?如果是費用減少是一次性減少還是永久性的費用減少,競爭對手是否可以采用同樣的行動?
看完上面4個要點一份利潤表,就算基本清楚了,但是還沒有完,還有一步就是確認凈利潤是否變成現金回到公司賬戶方法,就是用現金流量表里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利潤表的凈利潤,這個比值越大越好持續大于1,是優秀企業的重要特征,它代表企業凈利潤全部或者是大部分變成了真實的現金匯到了公司賬上。利潤充滿了估計和假設,現金才是實打實的硬通貨,企業的經營總是在利潤和現金流之間權衡,究竟是保證現金流的前提下最大化的追求利潤,還是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考慮現金流呢,我們在下次課程中將繼續給大家,分享展示企業現金活動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一張表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