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是很高的,在糖尿病患者中,并發高血壓的概率就更高了。有醫學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的患病率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現,而伴有高血壓者更易發生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及外圍大血管病,并加速視網膜病變及腎臟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因此,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是當務之急,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情況對身體的損害是非常大的,糖尿病患者必須警惕血壓的變化,并應經常對血壓進行監測。
健康人保持正常血壓:即收縮壓(也就是常說的“高壓”)在130毫米汞柱(mmHg)以下,舒張壓(也就是常說的“低壓”)在85毫米汞柱以下。
糖尿病患者的血壓達標指數是怎樣規定的呢?根據年齡的不同,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如果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小于60歲,那么收縮壓的標準就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大于60歲,則不超過140/90毫米汞柱即可接受。有的老年人由于動脈硬化,脈壓差(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大,收縮壓(高壓)降到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壓)就會低于70毫米汞柱,對他們的收縮壓標準可以放寬一些,達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即可。
飲食少鹽、少鈉
鈉是引起血壓升高的一個主要誘因,過多的鈉鹽會通過提高血管外周阻力來使血壓升高。所以,控制體內鈉的含量能幫助維持血壓正常,這就要求平時堅持低鹽、清淡飲食。一般正常人每日用鹽量應在6克一下,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在5克以下。病情較重、有并發癥需控制在3克以下,甚至無鹽飲食。
適當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
鉀能擴張動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促進鈉的排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負擔,降低血壓。同時,鉀對血管還有保護作用,可減緩高血壓患者動脈壁的增厚。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要適當增加鉀的攝入。豆類、核桃、香菇、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土豆、竹筍、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桃、橘子等都富含鉀。
補充膳食纖維和鈣
膳食纖維具有調節糖類和脂類代謝的作用,還能促進鈉的排出。很多蔬果都富含膳食纖維。人體如攝入充分的鈣,能增加尿鈉排泄,減輕鈉對血壓的不利影響,有利于降低血壓。補鈣可多選擇魚肉、低脂牛奶、大豆及其制品。
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
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膽固醇,易導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聚時間,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壓,預防腦卒中。但所有脂肪攝入過多均可導致肥胖,因此,一定要嚴格限制肥肉、蛋黃、奶油、魚子等高脂肪和高膽固醇的食物,尤其應少食動物油和油炸食品。食用油宜多選植物油,宜選用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食物,如魚肉、去皮的禽肉、瘦肉及低脂奶等。
高鉀低鈉蔬菜
萵筍、黃瓜、土豆
高鉀低鈉水果
橘子、梨
高鉀、高膳食纖維食物
綠豆、紅豆、蕎麥